市场需要监管吗?

2023年12月9日18:07:0992

监管与管制,一字之差。若是放在中国的文字表达中,这两个词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差异呢?

这令我想起另外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是租和税,收租与收税,若是站在国家层面,其实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人们一旦认为国家是在收税,总是令人想到苛捐杂税什么的,总是把这看成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加税就是在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同时也就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但是就增值税而言,从其本质来看,其实是租,其实际上是地租增值的分成。而正因为是租,提高租金,则一般不会引起太多的反感,毕竟,这表明地价上涨,买了房子的民众以及政府都可以从地价上涨中获利。

在现实当中,监管与管制,这两个词在运用时,我们不自觉地做了区分,比如我们会说价格管制,但是不会价格监管;而我们会说行政监管,但是很少说行政管制。

但是,二者往往在实际操作时,会混淆,因为我们在实际观察时,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对市场的干预。对于市场的干预,一般认为是对于市场经济制度的破坏,是破坏了价格作为市场竞争的唯一准则。比如价格管制,这个就是直接对于市场交易价格的粗暴干预,最终结果必然带来租值(财富)消散,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因此不保。

管制对于市场经济来说,肯定是不需要的,但是监管呢?如果我们把监管看成与管制是一样的东西,那结论也是很清楚的,监管也是不需要的。因为市场经济就是由人们自由签约,自由交易,最后形成价格,然后由价格的涨跌来实现资源更为有效的配置。其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有基本的法律规定就可以了。

但是金融监管这一个词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当中,都是经常提及也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暂且不管金融监管背后的含义,就这个金融监管在各国政府都是普遍之事,这个现象本身就是需要解释。

我想到的原因是,金融市场有重大甚至是巨大的外部性。当然这个外部性这个词本身也是有问题的,所以这样的解释还是一个套套逻辑。所谓外部性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金融市场的一些变动,特别是一些剧烈的变动,往往会引起风险,但是波动本身恰恰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实现资源的更为有效的配置的。但是如果波动过于剧烈,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引起金融市场的崩溃,如果此时依然放任市场自由交易,带来的后果将是致命性的,所以这个时候,显然需要政府出手,但是这种出手是不是属于金融监管呢?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处理可以看成是一次金融救助,是一次针对金融危机的大行动。而监管或者是管制,如果是理解成对于市场的干预,不管是价格的干预,还是成交的干预,抑或是对交易资格的规定,都是干预。这种干预的本质就是对于市场价格竞争准则的破坏,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干预越多,干预越大,造成的后果越严重,价格的起落越明显,这种现象在中国体现得相当明显,一个是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一个干预连着一个干预,一旦最初形成干预,干预的政策就只能硬着头皮接二连三地搞下去,最后房地产市场变成了一个政策市场。

再比如中国股市,历来都给人以政策市的印象,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监管部门总是出台这样的那样的政策,然后总是喜欢干预市场自身的节奏,涨多觉得有风险,需要降降温,跌多了,也说有风险,然后要出台政策拼命救市,人为的政策改变了股市自身运行的节奏。

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处理,在我看来,是一些救助的手段,而非对于市场的干预。因为如果最后搞得资本市场崩溃了,市场的配置资源的功能就完全丧失了。所以,美国资本市场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而强力救市,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正在于此,如果市场崩溃,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美国金融大放水,有转嫁风险的意味,但是因为它有国际货币的历史地位,为了救本国市场,不惜牺牲长远利益,也不管了,先救了眼前的市场再说。

不过,仔细看起来,这不应该看成是对市场的监管,而是对市场将可能丧失其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临时的救助而已。所以,如果这一点是成立的话,市场监管,无论是什么市场,监管是不需要的,因为监管本质就是对于市场的干预,而干预就是破坏了市价之竞争准则,带来财富消散的后果,干预越多越大,财富消散的后果就越严重。干预的极致就是变成了计划经济,这是被我们国家的经济实践证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而众多还保留的对于市场的监管可以看成是计划经济的余毒。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