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是对于事物内在原因的探究,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目的,解释得通如解题解对了,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也探究了事件背后真正的真相,找到因果联系,就可以用于分析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解释可以看成是推断的基础,当然因为二者背后的理论框架是一样的,所以张五常把二者看成是一回事,但是从细节来看,二者还是有差别,前者是事后,后者是事前。从意义的角度来看,显然推断更有价值。
估值就是要提前去推断公司的价值。估值具有单独的决策意义,如果对于公司未来估值估得准确,能提前推断出一年后、两年后甚至五年后、十年后公司应该值多少钱,这个估值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建立投资框架的基础。会计解释本身对于我们形成估值的理解与推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会计解释可以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量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经济解释洗礼的会计解释可以深入公司经营本质,获取到公司本质上的理解与看法,进而可以获得超出物外的独立评价与认识,可以让投资人免受情绪、资金、大势以及宏观因素的干扰,进而做出最为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在投资中获得成功。
传统的估值方法,一般采取单变量来建立联系,比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等,它们的运用都存在着局限性,必须在一定的局限条件下才能成立。必须将控制变量真正控制住,这些倍数的数据估值才真正有意义。当然,这些指标给出了对于股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即分别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营收。这三个指标恰恰是我们在前面分析财务指标时,较为关键的三个方面。所以,现实当中我们选取这三个作为单变量以对公司进行估值,有其内在必然性。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我们在一定的局限条件或范围之内,可以将某个数据或某个指标作为衡量公司价值最为关键的变量,进而建立起单一的线性关系,进而对于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这些就有可能使得某一个在传统财报分析中看起来根本无足轻重的数据或者指标,具有了估值上的典型意义。比如上文提及的其他营业收入这一数据,在传统的财报分析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其位置,更是谈不上什么仔细研究与分析了,但是从前面章节的分析,我们知道,那些家电企业的供应效率与质量,与其他业务收入金额的大小以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紧密相关。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指标形成对于这些家电公司的排序。
估值本身作为市场的定盘星,其意义也不小,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总是反映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大的有宏观形势、货币政策、国债收益率;小的有公司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情绪面等,每一个因素对于股价都会有影响,有些大,有些小,有些短期起作用,有些长期必然体现控制力。但是一家公司的估值最终取决定意义的,还是公司所能创造的未来现金流。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持续性将最终决定其估值。这个估值也构成了整个股票市场的估值基础,毕竟股票市场最终还是由公司构成的。运用恰当的方法能算出公司的估值,就对于股票市场有着基础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