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理论是“局部均衡论”的对称。着眼于整个经济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及供求量决定的一种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19世纪末,由瑞士洛桑学派的创始人瓦尔拉斯首倡。该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现象均可表现为数量关系,这些数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两大市场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上,一切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价格与供求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它自身供求的影响,还要受到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与价格的影响。在竞争的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供给函数,消费者需求函数和生产函数一经给定,所有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及供求就能够自行调节,达到一个特定的、彼此相适应的稳定状态。一组既定的基本决定因素只能有一组确定的价格和供给的均衡量值与之相适应,这些因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和改变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状态。
该理论的实质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消费者可以获得最大效用,资本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得到最大报酬。瓦尔拉斯是边际效用学派奠基人之一。他的价格理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他认为价格或价值达成均衡的过程是一致的,因此价格决定和价值决定是一回事。他用“稀少性”说明价格决定的最终原因。
瓦尔拉斯认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联系的,一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其它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所 以不能仅研究一种商品﹑一个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必须同时研究全部商品﹑全部市场供求的变化。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价格决定思想,是通过数学公式阐述的。他假定社会上有n种资源生产m种商品。
社会上每个人都持有一定数量的资源或生产要素,即他的分析以既定的收入分配方式为前提。在这样的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力图取得最大效用,企业家力图获得最大利润,资源所有者力图获取最多的报酬。通过对方程求解,瓦尔拉斯证明了在市场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这些价格和数量即为均衡价格和数量),能使每个消费者﹑企业家和资源所有者达到各自的目的,从而社会可以和谐而稳定地存在下去。
瓦尔拉斯还认为,方程所决定的均衡是稳定的均衡,即一旦经济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市场的力量会自动地使经济制度调整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路线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他首先撇开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等复杂因素,集中考察所谓交换的一般均衡。在解决了交换的一般均衡之后,他加入更现实一些假定——商品是生产出来的,从而讨论了生产以及交换的一般均衡。但是,生产的一般均衡仍然不够“一般”,它只考虑了消费品的生产而忽略了资该品的生产和再生产。
因此,瓦尔拉斯进一步提出其关于“资本积累”的第三个一般均衡。他的最后一个模型是“货币和流通理论”,考虑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了货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