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追逐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企业何时才能盈利呢?这就需要对盈亏平衡点(又称盈亏临界点,专业术语:保本点)的分析。
在分析盈亏平衡点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几个知识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比如:
1-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基本水电费和保洁费、运营资金的利息等(这类称之为经营能力固定成本)
2-如新产品研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员工福利费等(这类称之为自定性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比如:外协外购费用、工时工资、运费、出差费、设备维修费等等。
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贡献毛益等,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盈亏平衡点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保本销售量(针对单一产品适用),二是保本销售额(通用)。
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公式一)
下图关于盈亏平衡点(即:保本点)分析图
以上所列所指,均是在单一产品 且单价和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得出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并且多种产品并存的。虽然有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法,比如: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主要产品法等,但是这些都不能准确且及时的反映实际的盈亏平衡点。我认为盈亏平衡点只能相对的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的企业盈利能力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如何降低盈亏平衡点呢?
1-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2-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3-提高销售单价。
以上三点固然能降低盈亏平衡点,但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有许多变量因素在里面。比如:
项1 固定成本中的研发费用可能是在逐渐增加的,为了增加生产效率,设备要不断更新的;
项2 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带来的质量风险如何评估,以及由此带来用户评价影响到品牌价值;
项3 提高销售单价带来的市场份额减少。
还有,在分析盈亏平衡点前,我认为首当其冲要做的是,如何对固定成本和各项变动成本进行精确地核算。只有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了如指掌,才能进行准确盈亏平衡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