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效应,又称为制轮作用,由经济学家杜森贝里提出,认为消费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消费习惯形成以后,消费者会因收入提高而升级消费,而不会随收入降低而克制消费。这种习惯效应导致消费决策是不完全理性的,消费惯性会推动一直向前,不会完全受收入水平限制。也就像棘轮卡在棘齿中一样,只能向前转动,很难回转。用一句话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举例说明
商朝纣王用象牙制筷,而箕子忧心,担心纣王继续用犀牛角做杯和美玉制碗。消费升级后,必不会再接受粗茶淡饭而顿顿用美酒佳肴替代。欲望一旦被激发,产生棘轮效应,进而要绫罗绸缎、琼楼玉宇。如此骄奢无度,最后江山毁于一旦。但在棘轮作用下,得到越来越好的消费体验后,最终到底是真的消费升级还是欲壑难填?当高质量体验的消费所占的权重越大,其他消费的权重就会降低,也就是当有人习惯去追求奢侈品,就必须要接受过吃着两块钱的咸菜、抢9块9包邮的拼多多的生活。甚至有人为了满足自己消费欲望,想尽各种办法超前消费,负债累累。揭开一些人精致生活背后的真相,无非就是过度依赖信用消费,不停的在几个信用卡间“拆东墙补西墙”,不停的在好友之间用信用卡套现来维持生活。但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这种停不下来的消费欲望,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棘轮效应会让人受欲望驱使,再加上相关平台提供的无息的贷款额度,让越来越多的人想享受“精品”生活。最后引用斯蒂芬·茨威格的那句话“那时她还年轻,不知道上帝给予的馈赠,早就暗地里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