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制度?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由三大支柱组成,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及个人养老金。
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到底是啥?
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所谓个人养老金,它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际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可自愿在特定账户存一笔钱,每年不超过12000元。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特点:
1、可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
2、到退休年龄时,多一个养老金来源、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3、与普通银行理财或基金、商业保险不同,个人养老金缴费可享受延期征税的优惠政策。
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什么作用?
2022年11月25日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已满两周年,个人养老金账户已开立超过6000万个。
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有助于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使得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金,能更好地协调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
2.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而相对应的缴纳养老保险的劳动力人口并未同步增加,这导致了养老金的收入增长速度,无法跟上支出的增长速度,从而形成了养老金缺口,个人养老金的推行提供了一条额外的补充养老保险渠道。
3.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对个人储备养老资金的制度性安排,有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并合理选择金融产品。这一制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通过积累长期资金,还能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最后,提醒大家记得12月31日之前缴存1.2万元,以确保次年3月享受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