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原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挪威人特别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因此活鱼的市场价值比较高。但是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因窒息而死亡。传说中,只有一艘船能把活沙丁鱼带回,至于这艘船用的什么方法,船长一直守口如瓶。船长去世后,人们在船上的鱼舱里发现一条鲶鱼。
鲶鱼是食肉鱼,它不断游动捕食时,沙丁鱼拼命躲避,非常活跃,从而增加水中的氧气,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沙丁鱼窒息死亡的问题,在漫长的旅途中得以存活下来。在此过程中,鲶鱼对沙丁鱼就起到了激励作用,“鲶鱼效应”后被用来形容在某种状况下,可以通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手段,即强大的竞争对手会让弱的一方自我强化。
鲶鱼效应如何应用呢?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通常领导者本身应该是一条充满活力的“鲶鱼”,通过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就能将那些无能的“沙丁鱼”吃掉、赶走使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正面的激励,从而使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当整个行业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时,往往需要一个激活者,所以行业内的“鲶鱼企业”的存在,会来搅和这一滩死水,带动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创新力。整个行业的活跃,取决于在水中搅动的鲶鱼。
例如,小M做了手机之后,其他的国产手机没有死掉反而变得更强,就像是在这个稳定的水池中放入了一条“鲶鱼”,使得整个手机行业都进步很多,激发了其他国内手机厂商的积极性,为中国手机市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成长模式,形成了和谐共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