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BIT?
EBIT,(Earning before interest tax)息税前利润是指一个企业在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EBIT=净利润+企业所得税+利息
我们可以想象EBIT是公司一个完整的利润“蛋糕”这个蛋糕是由以下三方共同分割的。
1.债权人(以利息的方式)
2.政府(以企所得税的式)
3.股东(以分红的方式)
分配的顺序是先债权人收取利息,接着企业有利润的话政府要收取所得税,最后剩下的利润才是股东可以拿的。
EBIT将利润与资本结构分离开来,反映了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的经营成果,不受财务费用和税收因素的影响,更能反映企业实际盈利能力。
为什么EBIT、EBITDA比净利润重要?
有一个概念是EBITDA,计算的是息税折旧以及摊销前利润。被私人资本公司广泛使用,用公式以计算经营业绩。
EBITDA=净利润+企业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目前没有强制性规定上市公司披露EBIT和EBITDA,但我们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是可以计算出的。那为什么除了财务报表的那三张表,EBIT和EBITDA的数据也很重要呢?
1. 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企业税率,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各不相同,因此税费造成净利润有差异。这并不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原因,所以该摒除这个因素。
2.不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及资本结构各不相同,有的企业有很大占比的债务融资,每年支付银行或债权人一大笔利息,而有的企业完全靠自有资金,不借款不付利息。假设两种企业的净利润相同,并不代表盈利能力是一样的。因此先不要考虑利息,能更好地看清楚企业真正的经营成果。
3.EBITDA还去除了带有主观判断色彩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因为使用年限,残值和各种折旧方法。
实际中,一些公司特别是高杠杆公司,通过吹捧EBIT/EBITDA,把投资者的注意力从高额的债务利息引开,粉饰了一番诱人的盈利能力,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