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各大保险公司的半年报相继披露,A股5家上市险企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717.1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4 %,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资产端投资收益的增长。而债券投资作为保险资金配置最核心的部位,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透过保险公司半年报,许多债券投资思路值得借鉴。
1、偏好配置利率债,实现稳健收益
从券种配置规模上来看,保险机构更加偏好配置利率债,特别是国债和地方债。中国平安在上半年“加快、加大国债、地方政府债以及政策性金融债等长久期、低风险债券的前置配置”;中国人保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把握住了利率高点的配置窗口,加大了对长久期国债和政府债配置力度,国债与政府债占比较年初上升5.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地方债与国债等利率债已经成为险资配置的重点偏好对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综合实际收益率较高,国债及地方债具有明显的免税优势,地方债扣除税收成本后的实际收益率最高,国债次之。
二是利率债信用风险水平低,符合保险公司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优化持仓信用资质的要求。
三是流动性高,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的研究,银行间市场利率债的换手率在2022年以来超过400%,高流动性可以保证调整投资策略的灵活性,面对市场波动无论是增加杠杆还是减少头寸都可以迅速执行。
2、拉长资产久期,锁定长期收益
从债券期限上来看,保险机构更加偏好持有中长期债券,拉长资产久期。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太保固定收益类资产久期为10.2年,较上年末增加0.8年。在低利率环境下,市场普遍预期利率将继续下降或至少保持在较低水平。
长久期债券在利率下降时价格上升的幅度通常大于短久期债券,因此拉长久期可以增加从资本利得中获益的潜力,提前锁定收益。
3、资产配置多元化,分散风险拓展收益
从各大保险公司的半年报和业绩发布会中可以发现,资产配置多元化得到了普遍重视。在利率下行周期,要优化债券配置结构,提高优质另类资产投资的配置比例,寻找优质海外资产配置,以分散投资风险,拓展收益来源。
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紧跟实施发展,把握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投资机会,探索ABS、类REITS等创新型固收产品的投资布局,更好地起到增厚总组合收益、平衡公开市场波动性、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
4、把握交易性机会,增厚投资收益
中国太保首席投资官苏罡判断,今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大概率会维持平稳震荡的格局,同时也会孕育新的结构性机会。
苏罡认为,市场利率中枢会保持总体下行趋势,但也会伴随阶段性波动,要提高择时和波段交易能力,把握市场机遇以增厚投资收益。
中国太平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张作学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和利率走势的研判,将做好长短期利率兼顾平衡,把握阶段性的高点,要关注利率的短期波动,通过交易和证券风险对冲来增厚组合的收益。
5、总结
今年上半年,债市延续牛市行情,债券收益率呈下行趋势。7月以来,央行多次提示利率过低的风险,但低利率局面一时难以根本扭转;8月中旬以来,各期限等级利率债与信用债的收益率走势出现分歧,信用债出现阶段性反弹。
展望后市,基本面和“资产荒”的大逻辑并未改变,但受财政发力、利率供给等因素扰动,叠加利差低位下机构止盈心理增加,未来债市可能在整体牛市行情下呈现阶段性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