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价值投资者的选择与逻辑剖析

2025年11月18日10:59:305

今天的文章和大家聊一个在诸如春节、五一、国庆这些长假期前时常被讨论的话题:应该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

股市中有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假期前几天把手中的股票卖掉,等到节后再重新买回来。也就是在假日期间选择持有货币而非股票,即“持币过节”。

放假期间股市不开盘,但由于经济社会依然在运转,每天依然会产生许多会对股市造成影响的新闻消息。

他们之所以选择持币过节,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些消息的影响力会积累到节后开市第一天爆发出来,导致股价的巨大波动。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他们选择在股市休市前,提前出售股票。

乍听之下感觉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是非常目光短浅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短线投机行为。

对这一行为逻辑最直接的反驳是:“持币过节”在规避了股价下跌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可能的股价上涨收益。

比如今年的五一假期过后开市首日,中证全指涨了1.82%;去年国庆假期过后开市首日,中证全指一开盘就暴涨11.59%,即使到了收盘也相比放假前上涨了7.02%。

如果选择持币过节,那这些上涨将会与你无关,甚至面临在开盘把股票买回来,收盘后股价反而下跌的风险。

事实上,没人能确定股市休市期间到底会产生利好消息还是利空消息,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节后开盘股市到底是上涨还是下跌。

客观来说,节日股价上涨还是下跌的可能性各为50%,就和抛硬币一样,没人能够准确预测。

“持币过节”实际上体现了投资者对自己选股的不自信,其内心的恐惧迫使其做出这“多此一举”的行为。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其实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我们做的是长线投资,股市的短暂休市本就不应该对我们的操作造成任何影响。

我们若决定买入一只股票,必定是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了深思熟虑,已经评估过了各种风险。短短几天休市时间,出现对我们持股公司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事件的可能性非常低。

即使这期间确实出了某个新闻对开市后的股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也不过是短期的影响,不值得我们为此抛掉手中的股票。

总之,我根本不会在节前特地思考“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这个问题,我每一次都是持股过节。

放假与休市不会改变我原来的交易计划,只是相当于暂时按下了暂停键而已。我原本计划要在什么价格做什么操作,即使多了个假期我依然还是这样做。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