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成谬误

2022年5月19日11:08:10467

有一个名词,叫合成谬误。

其英文为Fallacy of Composition,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经济学大家萨缪尔森提出。它的意思是:一种局部看起来是对的东西,将几个局部看起来对的东西加起来,却是错的,是一种谬误。

比如,我们要求产品质量要好,成本要低,样子还要美观,但如果在有限的预算之内,显然是无法同时做到以上三点的。一个产品总要有所偏重,这背后其实取决于用户对于这产品特质的要求,用户追求的是便宜,还是要酷,还是要耐用,于是就有了不同质量组合的产品,这就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三个都要求,对不起,请出更多的钱。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这被人称为“奥尔森困境”,即:一个集团成员越多,从而以相同的比例正确地分摊关于集体物品的收益与成本的可能性越小,搭便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离预期中最优化水平就越远。大集团比小集团更难于为集体利益采取行动,也就是所谓的“三个和尚没水吃”。奥尔森困境其实也是一种合成谬误。

当然,奥尔森困境的存在,其实也可以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因为一个集体人一多,协商费用急增,对于一个动则几千甚至上万、几十万人的集体,要完成所有人的信息充分交流,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比如,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中小股东人数众多,其意愿往往不能通过股东大会来表达,而他们也会意识到凭着自己手中的少数股权,也根本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反对而能改变公司的决议,这样的他们的利益就可能被公司实控人侵犯,这是需要建立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内在原因。

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及分享变得非常容易,此时,中小股东如果有牵头人,则往往可以组成一致行动人,中小股东的协调与协商费用大降,他们完全可以用手中的股票联合起来去获取其正当利益的保护。

当然,作为中小股东,其股权的转让如果有公开市场,是很容易进行的,所谓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对于公司的不满,而不是通过行使投票权的方式,对于中小股东来说更方便。

个人理性导致集体不理性的结果,也有一个经典的博弈论例子,即“囚徒困境”,两个囚徒各自的理性选择,却最终使得这两个囚徒要承担最差的结果。当然现实当中要消除这种囚徒困境,也很容易,即是通过串谋,两个囚徒先达成攻守同盟,就可以达到他们想要的最理想的结果。

也即合成谬误的解决,要么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以利于更好更快地协商解决,要么凡事讲究个取舍,不要追求既要又要还要,抓住一个特质加以满足,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目标。

还是中国古人有智慧,古人早就有中庸之道的提法,其本质就是把握平衡,兼顾不了时求其“中庸”,往往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在如今的中国困难局面下,要兼顾防疫与经济发展,总要有所侧重,总要有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前一段,疫情控制就是重中之重,如今疫情缓和之后,稳经济保经济就成为头等大事;把握防疫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把握阶段性重点,避免出现合成谬误,不要追求完美;该用猛药就用,不要再小火慢熬,早点把悲观预期扭转过来,经济才能真正稳住。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