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大会了,以地级市为单位,各地的二三四把手都要参会,而且开完大会后各地还要接着开小会,可以说是今年以来阵仗最大的一次会议了,目前还没有具体消息,明天有消息再解读吧。
另外还有个消息,就是国办发布了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意见,笔者自己猜测,四季度会有一大批REITs上马。
总结一句话就是,稳经济大盘压力确实大,需要上下联动,但是决心也很大,看后面出台什么政策吧。
很多人对当前的形式很不乐观,确实,就像笔者昨天说的,今天听说这里裁员,明天听说那里停工,信心没了,很难重铸,几乎所有人都看空。
有意思的就在这里,当所有人都看空的时候,未必会真的空。
道理很简单,1月那波大跌,没人预料到;3月那波大跌,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4月又莫名其妙跌了一波,还是没有人预料到。
你看,三波大跌都出乎预料,忽然大家就变得无比聪明,可以预测未来一定会跌了?
别误会,笔者不是说现在是铁底可以桶接了,而是在说,不用猜,猜不中的,如果有100%的把握,就可以梭哈操作了。
既然没有100%把握,那现在怎么办?
从估值来看,现在的资产特别是核心资产的价格都不贵。
何以见得?
收录各行业龙头的沪深300,当前估值在最近10年的40%左右,而收录各行业头牌加市值最大企业的MSCI中国A50的估值百分位是38%。
意思是,核心资产,现在价格都不算贵。
这里就有个很考验人性的东西。
同样的估值百分位,预期不同会有完全相反的结论。
如果你对未来情况非常不看好,就像最近动不动就有人讨论上证指数2650点一样,那么40%是“不够便宜”。
如果你对未来情况很看好,觉得各种举措可以回天,而基本面会随着政策落地而改善,那么现在其实真的“不算贵”。
你看,贵和便宜,都在一念之间。
那么笔者怎么看呢?
“不算贵”比“便宜”更重要。
这个观点之前说过很多次,如果有大问题,那么投资什么,或者持有现金,都徒劳。
但是如果真的有国运,那么继续发展是必然的事情,那么最核心的资产,就一定会越来越贵。
为什么?
因为GDP在增长,我们在印钱。
GDP是由A股这些核心上市公司组成的,所以公司特别是已经跑出来的优质公司就一定会增长,即使股价不发生变化,随着利润的增长,咱们熟知的PE=总市值/净利润这个公式就会把PE带下来。
印钱会造成通胀,良性通胀下成本上涨的速度低于价格上涨的速度,企业利润又加一层buff。
有人觉得,这些道理都没没错,但是我想等个市场大底,比如上证下杀到2800点的时候再出手抄底不是更香?
特别是现在处于美联储加息周期,未来还有那么多不确定,现在观望等着大底不是更好的办法吗?
大底一定会来吗?
现在至少社会面疫情已经走出了最坏的阶段,今天晚上的大会又属于史无前例的托底准备,各种措施要么在路上,要么已经颁布,为什么就一定会有大底呢?
最悲观的情况,再跌到上次的位置,其实从目前的点位来看,也就是往下10%左右了,而赢的话哪怕只是回到年初的位置,也是15%的涨幅。
所以,还是昨天那句话,重要的是,起风的时候,我们还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