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中概,提到不少朋友已回本,然后就有读者跳出来说,为什么你们都回本了,我还早呢。
很正常,中概跌了一年,有人半路就止损跑路,有人按月定投越跌越买,有人将信将疑不加仓也不割肉,结果自然大不一样,比如笔者自己,抄底以后美股阿里已经盈利了。
这么一轮下来,中概从底部反弹了36%,倒回头来大家都可以想想,阻止自己在底部买入的是什么?或者说,自己当时停止定投的原因是什么,现在,这个逻辑还在不在?
更现实的问题是,现在怎么办?
就像今天,创业板反弹熄火,大跌将近3%,科创50一度跌超3%,中概会不会也就此熄火,或者结束反弹,继续往下?
有可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自直播一姐因故消失后,直播一哥也出了点问题。
具体什么问题不提,后续能不能解决也不好说,但是这么一搞,淘宝冠绝行业的两个流量王者,就这么没了。
当然,这对淘宝的营收影响不会太大,但是直播带货这条路该怎么走,变得模糊起来,而且,如果一哥真的有大问题,又是一个大不小的利空。
腾讯方面,第二轮游戏版号发放后依然没有它,虽然腾讯对此表示淡定,但是如果第三轮、第四轮还是没有腾讯,是不是又是个利空?
利空总会有,不重要,但是,利空以后股价一跌,怎么忍受亏损继续持有?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弄明白,自己手上这仨瓜俩枣,值多少钱。
因为易方达中概以阿里腾讯为主,今天就来算算这俩枣大概值多少钱。
先看腾讯。
腾讯100%控股的业务有四项,游戏,视频,社交广告和金融科技。
根据Q1财报,增值服务(游戏、社交、直播)一共收入727.4亿元,同比增长0.4%,毛利50.4%,同比下降4.7个点。
这里面 ,游戏收入436亿,微微增长0.1%,里面包括本土的330亿和国际游戏市场的106亿。
社交网络方面收入291亿,同比增长1.04%,直播服务收入增长,但是音乐和游戏收入都减少了,不过增值服务注册账户增长5.9%,达到2.39亿。
控股22%的虎牙带来24.65亿的收入,继续下滑。
按游戏公司估值的话,假设今年游戏收入增长为0,那么今年游戏板块赚回来650亿左右,根据当前游戏可比公司的估值(PE=23.7),游戏板块值1.5万亿,对应股价160元/股左右。
泛娱乐方面,因为没有可比公司,但是利润占比其实略高于游戏,所以给个略高的估值,1.6万亿,那么对应股价165元/股。
社交广告方面,拿Meta的16.1来比,大概值3000亿,也就是30元/股。
金融科技方面,可比公司25倍估值,这部分值8000亿,82元/股。
再加一个云计算,目前大概值1270亿,合13元/股。
其他占比不高的腾讯音乐(0.8%)、虎牙(0.1%)还有阅文(0.5%)咱们都不算。
即使按现在这些占比较大的板块来算,腾讯大概值450元,换成港币的话是530港元/股,腾讯 今天收盘价是394,还有35%可以涨,涨到530才是刨除很多收入以后的合理位置。
再看阿里。
中国商业未来保持170亿(美元)的净利润,按照10倍估值(亚马逊PE=53),大概 值1700亿,加上新零售的430亿,商业部分一共值2100亿美元,也就是每股79美元。
菜鸟根据上次交易的价格值173亿,国际商业100亿,蚂蚁金服173亿,本地生活平台233亿,入股其他乱七八糟打包有个100亿,这部分一共780亿,合起来值28美元。
云计算,按照可比公司6倍的估值来算,值750亿,合计29美元。
把这三个数加起来,大概140美元/股,才是阿里的合理价格。
也就是说,再涨40%,阿里才回到合理的位置。
把这俩数合一下,粗略一算,易方达中概至少应该再涨30%左右,才算回到正常区间。
当然,这种计算非常粗略,但是笔者的意思是,即使是粗略的算,中概离它们合理的价格,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所以,即使从底部上来36%,中概,依然低估。
至于未来增速有多少,这个仁者见仁,笔者只知道,亚马逊的营收增长依然大于20%,Meta更是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