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价值投资的理解

2021年9月22日11:32:04929

中秋节期间港股暴跌,尤其是地产和银行,招商银行跌了很多。

AH溢价指数一度超过了150,AH溢价指数代表的是A股比港股的价格比。150就代表A股普遍比港股贵50%,150是AH溢价指数历史顶部区间。

除了2007年的大牛市溢价指数超越过200,后来的几次达到150就到顶了。

如果按照历史规律来看,现在的AH比价已经到了顶部,如果历史有效,接下来AH就要缩小价格差,也就是说现在投资港股比投资A股要更有性价比。今天港股中秋休息。明天看情况准备加仓港股基金。

今天煤炭,石油和电力继续大涨。煤炭石油很强势,得益于美元的持续弱势,现在看情况美国似乎还不准备加息,继续宽松。而电力的强势,可以理解为在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会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煤炭的依赖。新能源的强势背后是化学能源的持续上涨。

之前的新能源设备(隆基,金风)大力发展,长远看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就是大规模投产之后面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后设备价格就会下跌,设备下跌有利于电力企业加大新能源发电的布局。

从股市的涨跌看,也能看出一点端倪,新能源设备涨完开始高位滞涨,随后就是电力股开始涨。华能,华电这些本来是火力发电为主,之所以也涨的很好,逻辑就是它们都在布局新能源发电,未来火力会逐渐萎缩,风光电运营增长。这就是我买入华电的基本面逻辑。

价值投资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这几年的股市发展来看:

2015股灾之后到2019年,以平安,格力,招行为代表的蓝筹走了一波慢牛,投资低估大市值蓝筹是价值投资。

2020年疫情发生,医药和消费走了一年的大涨行情,投资医药消费为主的高roe,低负债率白马也是价值投资。

2021年大宗商品持续走牛,周期股暴涨,由此带来的能源优化需求,电力设备和发电大涨,投资能源也是价值投资。

三种风格都可以说是价值投资,什么不是价值投资?看到某个行业持续上涨,就认为这个行业会长期优于其他行业,并且追高,就不是价值投资。持股持续下跌,就认为它们会一直跌,频繁割肉,就不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基于一定的认知高度和广度,基于价值和安全边际的投资方法。它不是准确抄底,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方法可以长期做到准确抄底。

所以大部分价值投资表象上看有2个特点,1个是常常是左侧操作,大部分股都是先有价值,才有上涨,而有价值之后何时上涨又带有不确定性,所以价值投资总是早早买入。第二个特点是长期投资,因为价值投资常常买早,所以需要更大的耐心,价值投资更擅长赚取企业发展的钱,所以必然有长期性。

拿现在最纯的三傻来说,平安,格力。

平安作为保险公司,现在面临的困境其实和消费是一样的,今年的消费指数是下跌的,民间消费能力下降,造成保险销售下滑。但是在国家共同富裕的政策下,消费迟早会重新上涨,保险的密度长期还是会增加。各地的惠民保背后还是由保险公司承保,你买了惠民保就成了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只是我们不知道具体何时消费能力会重新上升。

格力,生产空调,它的上游是大宗商品,铜是重要原材料,今年铜价大涨,消费萎缩,成本上升,消费萎缩,这个剪刀差对空调企业就不友好。但是格力长期以来积累的优势还在,现金丰富,10万级别的员工,大量的技术积累。手里拿着这些资源,它很难坐以待毙,同行里大部分还没这些资源。

有人拿四川长虹做对比,它们差别还是很大的。电视企业的技术更新周期非常快(历史),一个大的生产线还没完全投产,技术就已经又更新了,所以做电视的到现在没有一家成长为美的格力这样级别。格力除了toC的部分,也做智能装备这种toB模式。简单说就是有强大的基因在,企业会不断的去寻找利润。

所以可以认为一切都是周期,但是周期的发展也是极难把握的,每一年都有它的周期,但是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价值投资者都会长期投资自己最为熟悉的行业,那种在各个周期里飞檐走壁的人万中无一。所以长期年化收益才会有明显的天花板,那么多基金经理,做到长期年化20%的已经是凤毛麟角。

抓到一个准确的周期可以做到一年翻倍,每年都抓到就可以每年翻倍,合理的推断就是频繁的切换中,大部分人会在未来一次大回撤中丢失掉高收益。

所以选择追逐和选择长期主义,无非是在不同的时间赚到钱,而保持利润最难的地方恰恰是不发生巨亏,而不是这一次满仓抓到了牛。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