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说,A股还是那个老套路,当市场看法一致看涨时就来个反手杀跌,今天的半导体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样的情况确实很常见,半导体板块上周五连阳,周涨幅14.2%,周末也各种利好的消息发酵,大家都期待能继续上涨,结果今天高开低走,收跌0.95%。
半导体板块日线图:
半导体日线图以2022.4.27日为分析基点,笔者处理成一个上涨结构a+A+b,7.15日-8.2日这个区域都是缠论4买区域,目前是日线上涨一笔b。
b的上涨力度是比较大,而且有成交量的配合,虽然今天下跌, 但是涨势未尽。
问题来了,怎么看上涨力度的强弱呢?
我们经常说,缠论分析价格走势,重点就是分析趋势、结构、位置和力度。
分析趋势是为了明确方向,不然方向都搞错了,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分析结构是为了搞明白价格当下的状态,是a+A+b还是a+A+b+B+c。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不断上升的,国家在不断强大,方向向上,处在国运上升期,但是我们当下面临的情况则是GDP下滑,CPI上升,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有了趋势和结构,当下的位置就浮现了。位置对应的是买卖点,是机会和风险。
趋势、结构、位置都是当下的,客观的,力度则是一个变量,是市场合力的结果。
比如半导体在2022.8.1日属于日线上涨结构,缠论4买位置,是做多的机会,趋势、结构、位置都是当下的,客观的,但是之后的上涨力度是未知的,但是到了8.5日周五的时候,力度的强弱就能看出来了。
今天主要分享的两个观点:
1、买点形成如果上涨,之后的上涨力度是无法预测的,是市场合力的结果。
买点不是必涨点,买点形成之后可能失败、可能磨叽、可能上涨,这个不是先验的,是市场合力的结果(股价被操纵的除外,远离可能被单一资金操纵的个股)。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什么什么位置,什么什么买点,一定会大涨,一定会涨到多少,绝对不会失败,这就是典型的预测市场。
笔者主张的不预测市场。
缠论分析的目的不是预测,而是为各种情况做好应对。
2、上涨的结果一旦出现,力度强弱是可以判断的。
如何判断力度强弱?
是今天的一个知识点。
对于缠论基础比较扎实的朋友,力度强弱,看一眼就知道了,不需要计算。
衡量力度强弱的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
力度强弱由2个因素决定,空间和级别。
力度=空间/级别。
同样的空间,也就是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一样,级别越小的,力度越大。
同样的级别,上涨或下跌的空间越大,力度越大。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比如两只股票a和b,空间上都涨了一倍,a是日线级别上涨结构a+A+b,b则是30分钟级别上涨结构a+A+b,说明b的上涨力度比较大。
如果b是7个涨停板(10%涨停,现在科创板、创业板涨停都是20%了),中间1分钟中枢都没有,这个上涨力度更大。
因此,在同样的级别、同样的位置、同样的买点类型,有的涨起来磨磨唧唧,有的就是持续放了上涨,力度强弱一对比就出来了。
比如仿制药板块,与半导体板块同样的日线上涨结构,同样的缠论4买。
仿制药板块4根k线上涨空间,没有半导体一根k线上涨空间大。
对于下跌和调整也是一样。
有的板块或者个股,涨的时候力度一般般,一点也不强势,但是调整的时候,大盘和其他板块都跌的很厉害,它却缩量横盘,空间上基本没有下跌,这也是强势的表现。
等我们知道了衡量力度强弱的方法,用几次就可以内化为直觉,大眼一看,就知道强弱了。
对于力度的强弱运用,缠论里面有明确的说明:买点买,卖点卖,强者留之,弱者去之。
比如半导体板块8.1日建仓了,之后持续放量上涨,周涨幅14.2%,上涨力度比较强,即便是今天跌,连5日均线都没有碰到,是可以继续持有的。
还有一个可以运用的情况,对于强势上涨板块和个股,如果错过了最佳买点,可以等次级别回调机会介入。
比如半导体板块,最佳买点在8.1日,一天都不用等,买入后就持续上涨,如果是上周五才发现半导体板块不错,想参与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情况,高开千万不要去追,错过的就错过,市场的机会是泛滥的,又不是稀缺的。
错过日线最佳买点,等30分钟级别回调的机会。
对于半导体而言,就是错过了30分钟上涨一笔a的机会,等30分钟缠论2买的机会。
上面分享的是思路,不是说半导体后面就一定会涨。
笔者分享是思路和方法,不是具体标的。
选股是最后一公里的事情,最好自己搞定,不要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