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是什么商品?

2023年12月28日14:53:15201

一、我们知道吉芬商品吗?

我们知道很多商品都是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着很是符合我们的认知和直觉,但是却有一类商品与之相反,这就是吉芬商品。

该概念是由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

吉芬商品是一种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的商品。即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吉芬商品是相对的,现实中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当然是非常稀少。第一,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第二,对于极高档商品和特殊新产品,会出现吉芬现象,如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这时如果以较低价格作为普通替代商品(如自动铅笔替代普通铅笔)则需求有限,但是如果以较高价格作为一种高档品出现,则会有更多需求,人们购买它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同一种商品,对一部分人是吉芬商品,对另一部分可能是普通商品。这说明,分析经济问题,对变量的变化要清楚明确考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二、为什么呢?

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它的替代效应。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原因。

这是不是意味着吉芬商品不满足需求定律:即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呢?

需求定律假设,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则“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但是,将该定律应用在实践中,则需要考虑“其他条件”了。

比如,用张五常先生在其连载的《经济解释》中的一个例子:如果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从现象看,这显然是与需求定律不容,这是否意味着需求定律是错的呢?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考虑“其他条件”。张五常先生的这个解释是正确的:“雨伞的需求量上升,不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是因为连天大雨。”汪丁丁与黄有光二位先生的观点,其实也没有推翻需求定律,他们说的是考虑了“其他条件”后的情形。

其实,吉芬商品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与吉芬商品相类似的,也有一些商品的需求随着价格上涨反而上涨,比如我们热衷于避险的投资品黄金,再比如让我们疯狂的上涨的股票、上涨的期权类的投资性商品,因为我们总是喜欢追涨杀跌。

根据之前讲过的奢侈品其实也是吉芬商品,这里有一个“凡勃伦效应”:高档奢侈品越贵,越体现身份,有钱人反而更愿意购买。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