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格力电器半年报解读(格力电器股吧)

2022年9月7日09:29:56306

家电消费品:家用空调规模最大最赚钱,其次是暖通设备(商用空调)再其次,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厨房电器,等等,这个排位明显就是从赚钱多少,规模大小依次排列。

工业制品领域:高端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再其次精密模具,冷藏冷冻设备,电机,压缩机,电容,半导体器件等等,这个排位明显是从发展前景,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排位。

压缩机,电机,电容,半导体器件这些都是空调的五脏六腑,而高端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精密模具是生产制造空调必备工具。

个人认为格力电器的高端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会随着时间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因为市场空间足够庞大,智能制造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打造数字化工厂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制造业规模非常庞大,产业升级打造数字化工厂是必须的,传统的制造太低效了。而珠海高栏港的生产基地,就是格力数字化工厂的样板,而董明珠之前提到珠海高栏港基地的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建设,是格力自己的团队去做的。

数字智能化工厂需要应用到大数据,5G,IA,云计算,系统,软件等等,这是软实力。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精密模具,仓储自动化,检测自动化,这是硬实力。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格力的智能装备大有可为,只要努力耕耘下去,一定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百亿千亿级的产业。

格力在半年报里提到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放缓,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饱和,空调产业已经走过高速发展期,那么空调内部的核心零部件(工业制品板块)也肯定是同样随着空调产业走过了高速发展期。美芝空调压缩机全球过亿的产量,凌达空调压缩机机也有5~6千万的产量。投资者要是关注工业制品板块的发展,就多关注格力有没有研发出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压缩机和电机,比如汽车方面的压缩机和电机,或者其他设备应用到的压缩机和电机。

我个人看法工业制品板块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甭管是用在空调和汽车以及各类设备上,发展前景都不会很大。毕竟空调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每年国内+出口近1.7亿台空调,凌达压缩机也只是100亿的规模。那么当空调走过了高速发展期,哪里还能找到比空调规模量更大的产业呢?我国的汽车产销量一年也只有近2千万台左右。所以我认为工业制品板块,别抱有太高期望值。

冰箱,冰柜,冷藏冷冻设备,都用到压缩机,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也需要压缩机,家用电器都需要电机,所以格力的工业制品板块,就是作为格力家用电器的一个内在支撑,家用电器这么大的产业规模量已经过了高速期,那么工业制品板块就可以很难有很远大前景了。

2022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规模3389亿,同比下滑9.3%,国人消费能力下滑了,家用电器是千家万户的生活消费品,下滑幅度可不小啊!将近10%,说明(疫情)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也受到了影响。经济好的时候,工业企业+实体商业大量投资,招募更多人员,并且提高薪水,人们收入就在累积增长,消费能力就会逐步提高的。而疫情两年多经济发展倍受影响,工业企业+实体商业缩减投资,减少预算开支,工资不涨并且减少人员招聘,当下一年就有1000万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当工业投资+商业投资都缩减了,那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了,于是就有很多人变成了待业躺平,何来消费?

如果疫情继续打乱经济发展,投资预期进一步减弱,消费能力肯定会更进一步下滑。有的企业停工了,员工那就失业了,有的企业订单不足了,工作时间缩短了,工人收入也就减少了,疫情封闭,人口流动性降低,餐饮服务,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买房置业首当其冲。

疫情面前,当人们面对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有钱人持币观望,低收入人群降低欲望,以求自保,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消费低迷

半年报提到:“近期利好频发”(近期),也就是入夏以来空调销量开始暴增,我们知道进入七月份,全国多地更是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这必然使得空调销量暴增。这一段明显是在暗示投资者,虽然上半年家用电器出现整体的销售额下滑9.3%,但是由于全国性的高温天气带动了空调热销,其次原材料价格也高位回落,相对而言缓解了企业经营生产的成本压力,再者就是多部委联合公示,推动绿色家电消费,这是近期的政策,但是最终反应到市场消费,是有滞后性的,就是告诉投资者2022全年,格力业绩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明年后年会如何?尤其是当下疫情导致的不确定因素,没法预测。

个人观点,长期而言我看好格力电器的家电业务发展。

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

2,中国的产业升级还有待提高。

3,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有待提高。

4,家电行业寡头格局,消费稳定。

虽然当下家电市场整体的销售额出现罕见性的下滑,而且下滑幅度9.3%,国民消费能力下滑明显,相当于经济衰退。但我们要知道这种“经济衰退”主要原因是这两年多抗击疫情导致的,这是一个短期的因素,过几年经济就会复苏。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摆在那儿,我国的城市率63%,按照发达国家城市率8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20年的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

国内空调需求量约9千万台,出口量约8千万台。国内一年9千万台空调需求是顶部吗?实在没法具体考究,甚至9千万台内销数据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姑且认为就是9千万吧!但我有个逻辑认为9千万台空调的内销量不会是内销需求顶部!

过去十几年是空调内销高速放量期,销量年年增长,目前逐渐到了更新替代的时间节点,更新替代需求一年会比一年多,同时每年的城市化建设也带来了空调的增量需求,当下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每一台空调的新增需求,都是在扩大我国空调的总有量,哪怕有一天空调的新增需求微乎其微了,那么庞大的空调总有量,也会使得每年产生大量的更新替代需求。我认为空调在中国刚刚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这个刚性需求的概念是,没钱也要抠出些钱来买空调,因为夏天你没空调会热得难受。

在今天中国95%的家庭都用上了空调,但是有的家庭只有一台或两台,勉强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实际需要3~4台空调,空调在中国的普及率很高,但是深度渗透率不高。而空调的深度渗透率的提高达到每百户2~3百台空调,则需要国民经济收入整体性提高。

中国的人均收入提高的前提就是产业升级,我国产业门类非常齐全,规模量巨大,但是产业不够先进,附加值不高,赚的利润很低,必然导致人均收入也低。

我国14亿人口创造了15.6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刚刚超过1万美元。

而日本的人均GDP高达4万美元。

美国人均GDP高达6万美元。

当我国逐渐产业升级,产业附加值更高了,人均收入也会随之提高。那么就大大的利好家电消费品需求。

中国还有很多人在拼兮兮上面买低质伪劣产品被坑成冤大头,月收入3千元~5千元的人群占绝大多数。试想买一台空调3千~5千元,需要花掉一个月收入,所以为何那么多人在意性价比,就买便宜货凑合着用,谁不知道便宜没好货,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啊?没办法啊!就那点收入,糊口都捉急。

放眼长远中国经济还会持续发展,当普通人群每月收入1万~2万元了,还会在意3千元~5千元的空调吗?到那时候格力空调应该卖多少钱一台呢?怎么着5千元起步吧(我意淫),那么格力应该赚多少钱呢?

目前在京东平台上,格力空调起步价2599元,这个起步价要比之前2020年~2021年的空调卖得贵。在这种经济不景气,消费低迷的时期,格力空调居然逆市涨价。归结原因,其一是格力空调品牌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其二是空调行业里格力+美的是双寡头格局,在没有库存积压的情况下不会打价格战。而原材料涨价,空调价格也随之上涨,转嫁生产成本。

由于上半年家电市场消费低迷,可能格力上半年出货量同比是下滑的,但是由于空调涨价,却带来了营业收入略微增长。当经济不景气,消费低迷时,通常大企业都是不断的压榨倒逼供应链上的企业降价,希望压缩成本降低产品售价,避免销售出现下滑。而空调就是个日常消费品,格力的品牌影响力强,这种涨价真是无数工业型企业做梦都不敢想的。

如果格力不涨价,美的+海尔+奥克斯+小米,他们绝不敢涨价。格力主动打过两次价格战,原因都是库存积压,一次是在2015年,一次是在2019下半年,只要打价格战,格力业绩就扑街。

2019年双十一口号“百亿让利”,格力空调促销价1899元~1999元。当然董小姐说的是,双十一格力空调“百亿让利”就是要打击网络上那些低质伪劣产品。结果是格力在2019年双十一那天空调大卖,市占率一度达到50%,这确实也打击了奥克斯这些低价空调,之后的奥克斯似乎就不行了,现在都不如海尔和小米了。

其实我们要从生意角度去理解,打价格战是既不增收也不增利,赔本赚吆喝的事。从2019年下半年格力就面临渠道清库存的压力了,原因是2016~2018年格力空调开挂式的突飞猛进,那三年格力业绩也气势如虹,但用力过猛了。

2020年突发疫情,一方面渠道库存积压很重,迫切需要敞开铺子清库存,但是疫情导致线下门店生意惨淡,一季度业绩扑街,董小姐开启了全国巡回直播。(听董小姐的话需要思考另一面)她说直播是为了带动线下经销商转型,这话也没错。但是她不会说格力渠道库存积压严重,现在疫情导致线下门店生意惨淡,老娘也只好搞起全国巡回直播了,可见董小姐是很有担当的好老板,能深入一线作战,值得投资人尊敬呐!突发的疫情也必然延缓格力去库存时间。

2021年,虽然疫情影响减弱,但格力的库存依旧还是存在不少,而且在此之前,空调新国标文件出台,格力那些旧国标空调,就需要市场立马消化掉,这一年格力一边深入渠道改革,一边去旧国标空调,优化产品结构。

2022年格力空调渠道库存已经清理完毕,都是新国标空调,在京东平台上,格力空调价格2599起步,格力已经是轻装上阵了,同时渠道改革更进一步避免了将来渠道库存积压,将来格力的业绩表现会更加平稳。上半年的业绩超预期表现,扛住了原材料涨价的成本压力,顶住了国内消费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空调涨价了,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那绝对不是盖的,不信你们去看看那些玩车的企业他们的成本控制能力如何!这几年看格力空调,涨价遮百丑,降价毁所有。

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储能产业迎来了空前发展机遇。很多人非常关注储能产业的发展,很高兴看到了国家政策暖风频吹,但你高兴太早了。当一个产业还处于国家政策推动的阶段下,你就甭想赚钱,那就是一个还抱在少妇怀里的婴儿,他还得不断地吃奶。

虽然国家政策规定了储能指标,到2025年达到30GW,年复合增长55%,但我们要知道婴儿还小,基数很低,每年翻倍增长又如何?到2025年逐步商业化发展成规模化,意思是:“当下还处于探索商业合作,磋商扯皮,利益分配,盈利模式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你就甭想赚钱,不亏钱就阿弥陀佛了。储能产业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量,未来还需要制定一系列行业政策,逐步逐步的打造出一条高效的产业链,使得边际成本能够逐步降低,才能推开市场化的大门,届时在场所有玩家才能自由发挥公平竞争。这上面给的时间节点是2030年逐步市场化发展。所以格力的储能产业即便如何牛X,你想看到真金白银10年后再看吧。

格力电器仅仅占格力钛30%的股权,即便格力钛将来发展成为上千亿级的企业,格力份也只能分到格力钛30%的红利。

4,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增长点。

格力电器“天花板”那是被无数专家大V认定的,董小姐接受采访时也被数次问到。董回应道:“格力电器只要不断创新就没有天花板”,

但无论怎么说,空调业务独大是不争的事实,而格力电器也认为空调产业过了高速发展期,那么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必然的。

上面提到了(制冷元器件)盾安环境,为什么把盾安(制冷元器件)放在先呢?而不是把智能装备板在先呢?我们要知道盾安环境(制冷元器件)已经是一家很成熟的企业了,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行业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角色,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格力电器把盾安环境收购了。从盾安环境的营业收入来看,也远比现在的智能装备板块大的多,所以未来几年盾安环境给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贡献,肯定是超过智能装备板块的。我们要关注的是,盾安环境在格力电器的管理体系之下,能不能一改之前那颓废不振的样子,能够逐渐的在经营数据上面,业务拓展上面有所表现,如果不能,也起码要做好格力空调供应链的配套角色,可不能当猪队友扯后腿。

第二就提到了智能装备的发展,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今年上半年在珠海香洲区加大了产能投入,总投资超10亿元。虽然我们看到智能装备规模量很不起眼,但是这个板块业务发展强劲啊!制造业产业升级大势所趋啊,这为智能装备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市场空间,所以格力的智能装备已经不再是主要为格力工厂助力了,而是要迈开步伐奔向那万亿蓝海。

但是我认为格力智能装备这个板块的发展前景是远大弟,但是“苦难吃,钱难赚”,需要好多好多技术型人才,去攻关克难,得培养人才呀!

下面还提到了格力新能源车+格力钛电池。

我们要知道格力电器收购格力钛的目的,是奔着格力钛储能电池去的,而不是公交车,因为格力空调的发展需要格力钛电池作为配备。

空调耗能占到建筑总耗能的比重很高,不仅如此,空调的耗电是季节性的,夏天空调使用高峰期,国家电网的负荷曲线,也如同空调的销量曲线,会出现巨大的波峰,空调用电是国家电网的一大杀手,每到夏天国家电网负荷严重不得已需要错峰用电,临时性拉闸限电。

格力电器作为空调企业,需要配合国家电网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绿色储能就必须派上用场。这才研发光伏+空调+储能,而光伏板吸收太阳热量,转化为能量,存储在电池里,每当用电高峰期来了,就可以用储能电池驱动空调,从而平抑电网的峰谷。先别提格力将来会赚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但这却是格力必须去做的事,不赚钱你也得做,责任大于利益。当你做的事有利于社会发展,这个社会最终一定会回馈你。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