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汽车终于还是上市了,港股的新能源汽车“第一股”来啦!
一、零跑汽车成功上市
为什么说是港股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因为跟蔚小理海外红筹架构不同,零跑科技是以中国境内架构直接在香港发行H股,可以算是真正的中国新势力港股“第一股”。
新能源大爆炸的小伙伴们对零跑汽车肯定不会陌生,新能源大爆炸每个月初都会分析国内几个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情况,都会讲到它。
此外,leo对零跑汽车一直是比较关注的,此前专门分析过它几次了(搜索关注新能源大爆炸后,在对话框里输入零跑汽车查看研究合辑)。
也是比较看好它的潜在机会的,尤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将面临一个大机会,只要能抓住这一波机会,它就有望崛起为一线新势力品牌。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零售销量渗透率已经突破28%了,也就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其实已经到了高速渗透期的阶段了,消费者教育其实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渗透率的提升主要靠10到20万这个价格区间,而在这个价格区间,零跑是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的。
事实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特斯拉卷豪华车,小鹏卷特斯拉,零跑就卷小鹏,堪称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卷王。
零跑是有机会在这个阶段卷死小鹏,甚至其他两个新势力,晋升为一线新势力品牌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小伙伴会表示: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上市第一天就破发,大跌30%多呢?
二、零跑汽车破发的原因
零跑上市第一天破发倒是没啥奇怪的。
首先大环境实在是太差了!
这个上市时机选的是真不好,美联储强势加息之下,全球资本市场都很糟糕,香港股市尤其惨,恒生指数都已经创下11年以来的新低位了!
腾讯控股都已经跌破300块钱了,而且依然看不到止跌的迹象。
那些重仓押注港股的基金经理都已经快被投资者的唾沫给淹死了,在这种行情下,要想有比较好的表现,是很困难的。
不过零跑也没办法,它对于上市其实是非常积极了,奈何上市也有一个过程,而且对于当前的它,上市融到钱才是最重要的,时机差一点就差一点,先储备现金是王道,接下来的行业竞争更加残酷。
其次,近期的新能源板块也是很糟糕。
今年全球资本市场其实都表现不怎样,新能源板块却走出了独立行情,但最近一个多月,新能源板块也不行了,甚至几度领跌,看看A股就知道了,宁德时代从去年11月后,就没有新高过了,市值更是几度跌破1万亿。
销售形势最好的比亚迪也是惨兮兮的。
更不要说三大造车新势力了,尤其是小鹏汽车,腰斩再腰斩,市值蒸发了3000多亿,现在只有不到1000亿的市值。
最后就是公司自己的问题了,发行价48港币,发行市值近550亿港币,明显是虚高的。
两个星期前,新能源大爆炸讲零跑汽车的时候,有小伙伴评论留言问它多少钱值得关注,当时leo 的回复是300亿市值以下就有值得跟踪的价值。理由是它现在很大一部分销量还是来自于T03,最多值个1/3的小鹏(小鹏那个时候还是1000亿港币,两个星期过去,又跌了近200亿了,真是惨呀)。
今天零跑盘中最低28块钱,市值320亿左右,跟此前leo的预测倒是很相近。
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依然很惨,加上港股市场更惨,零跑汽车接下来的走势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但leo个人认为它是很值得关注的。
三、零跑汽车值得期待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主要靠10到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进行拉升的当下,零跑是有比较大的机会能冲出来的。
而只要能在国内站稳脚跟,再凭借中国制造的优势向海外扩张,是有很大的机会成功的,加上大股东的背景,后面向海外扩张,是有一定的渠道优势的。
当然了,这并不容易,要真正在国内站稳脚跟,它就必须先摆脱对微型车TO3的依赖。
leo现在对零跑非常讨厌的一点是每个月公布销量的时候,都只是公布总销量,却不公布具体车型的销量情况!
只能说明公司并没有信心,侧面反映销量对T03的依赖依然非常大,网传T03占了每个月销量的90% !
没有在招股说明书上看到数据的披露,但以leo从一些汽车社区的销量数据和车主发言观察,应该没有那么高,目前T03占比应该是介于1/3~2/3之间。
接下来,对它而言最重要的车型莫过于C01这一款中大型轿跑了,如果能起量,就相当于小鹏P7之于小鹏了,这领跑也有望真正的在国内初步企稳脚跟了。
这款车型重要到在正式的上市文件中,被放到了封面上。
那么C01这款车有没有机会呢?
单看车的颜值、配置、性价比等各方面,机会还是挺大的,入门车型18万出头,刚好就是10到20万区间。
从预订情况也可以看出市场还是追捧的,官方号称预订超过10万辆,不过这个数据大家别太当真,因为是0元预订,跟很多车企搞5000元大订那种完全不可比。
虽然它的全域自研,也就是除了内外饰以及电芯以外,几乎所有板块都采取了大量自研,比如电机、减速器、车灯系统等都是自研的,被一些媒体喷只注意广度,而不注意深度。
但leo却觉得相比很多新势力,现在只注重在智能驾驶系统上的研发投入,硬件层面的研发更加重要,或者说当下阶段更加重要。
毕竟智能驾驶通过这两年的逐步祛魅,市场会逐步回归现实的,硬件层面的自研以降低成本,拼出性价比,反而能提高竞争优势。
至于财务状况就不用多看了,造车企业规模没上去之前,财务状况都不会好看的,尤其现在面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对于后发企业更严峻。
现在比拼的是谁能融到更多的钱,从这个维度讲,零跑是幸运的,至少它从一众二线新实力品牌中先成功上市了,相比它们,就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了。
至于股东里有红杉资本、葛卫东之类的大佬,也不用过多重视,毕竟投资人嘛,随时可以溜的,企业能不能成,核心还是看管理团队,从公司的发展历程看,是挺值得期待。
希望零跑能成功,继续卷,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鲶鱼也好,最后卷到国外,崛起为国际新能源汽车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