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2023年6月20日14:21:11119

Easy Fund,易方达。

易方达不是公募元老“老十家”之一,但恰好是“老十家”成立后的第一家。

没赶上第一波不要紧,当年的“老十家”里有的还是龙头,比如华夏、博时、南方,有的已经严重掉队,比如总规模只剩下500亿的长盛。

易方达就不一样了,出道即巅峰,成立两年就做到前四,然后连续十七年规模前三,2009年仅次于“货基之王”天弘基金,11年后的2020年终于靠“酱香科技”打败天弘坐上了公募规模第一的座位。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可是上位以后易方达并没有给基民们带来太多惊喜。

2021年易方达自己赚了45亿,帮基民赚了162亿。

2022年易方达自己赚了38亿,基民却亏了1258亿。

总结起来就是,自己依然没少赚,基民亏掉了裤子。

所以,易方达基金到底行不行?

老十家后的第一家

1997年10月,已经6岁的中国资本市场终于给基金开了绿灯。

当时,股票已经不怎么新鲜,基金可又是个全新的玩意,各家证券公司生怕别人抢了头筹,都赶着拉起队伍,先干了再说。

1998年3月5日,第一家基金公司国泰基金成立,然后两年时间里有十家基金公司扎堆成立,后来被称为“老十家”。

现在已经是绝对顶流,连续27个季度权益规模第一的易方达基金,却没赶上这波热度。

倒不是易方达不努力,其实1999年广发证券就组织了人马组建基金公司。

广发也算是派出了最强班底,让当时的广发证券副总裁叶俊英挂帅,又派出当时的投资经理刘晓燕作为督察长,开始易方达的筹建。

北大毕业的叶俊英不但是广发的副总裁,之前还在中国南油做法务科长,在广东金融界和Zheng界都有不少的人脉。

易方达的名字,来自于公司英文名Easy Fund Management的谐音,寓意快捷、简便,易操作。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名字里有易,真搞个基金公司可没那么容易。

谨慎的叶俊英没急着成立公司,拉着筹备小组,先是总结全球基金行业的经验,又亲手翻译基金管理的书籍,又把已经成立的“老十家”都拜访了一遍。

靠着这些经验,公司还没成立,他就发表了一篇《对证券投资基金若干基本法律问题的探讨》的论文,理论知识拉满了!

这些调研里,最让他在意的倒不是基金产品怎么发行或者公司该怎么管理,而是股权架构,也就是谁说了算的问题。

他曾经感叹国内基金业最不稳定的就是股权,因为股东自己都没个恒心,一有问题就卖股权,然后公司动荡,根本沉不下心做投资。

叶俊英很羡慕国外同行的股权,比如家族控股的富达,合伙制的惠灵顿,员工持股的资本集团。

股权稳定,劲往一处使,战略,产品,风格都是稳定的,这样的基金公司才能长久。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一开始就引入了6家股东,每家公司出资2000万元,相对均衡,而且后来的股权变动也没影响这种独立和均衡。

很多人觉得易方达的成功是靠赌对了白酒,笔者反倒觉得,其实是均衡股权带来的“拍板权”才有了今天的公募第一易方达。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两年的精心准备后,2001年4月,易方达基金正式成立。

出道即巅峰

刚成立时候,易方达清理了广东的六只老基金,合并成了易方达科汇、科翔、科讯三只产品,规模一共24亿,是当时易方达唯一的三个产品。

后来接替叶俊英做总裁的刘晓燕说,当时觉得20亿就够吃一辈子了,做梦都没想到现在都万亿了。

除了刘晓燕,当时叶俊英还网罗了另一个人才,后来的“公募教父”,江作良。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江作良投资水平不用说,他管理的易方达平稳增长在2002-2007年累计260%以上的收益,2002-2005的大熊市里却得到20%的正收益,获得了7次金牛奖。

没想到,正值巅峰的他辞掉了自己副总裁和投资总监的职务,在2008年离开了易方达,后来以私募的方式继续参与投资。

直到2021年被证监会罚没2亿多元,并判处终身市场禁入。

这么看来,江作良还真对得起“教父”这个名字,可惜是电影《教父》。

不管后来怎么样了,当时以他为核心的易方达投资班底一出场就与众不同。

2002年上证从2200点暴跌24%,而刚扩容的科汇只跌了0.64%,是当年54只封闭基金里的业绩第一。

也是在这一年,易方达旗下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易方达平稳成长成立了,名声在外的易方达已经可以做到首募近50亿了。

靠着出道即巅峰的霸气,到2003年,成立刚刚两年的易方达基金已经做到了公募基金规模前四。

2002-2005期间,因为股改等问题没解决,市场非常拉垮,跟最近有一拼,熊了整整四年。

没想到,江作良这才开始自己的表演。

靠着苏宁电器、贵州茅台几只牛股,易方达平稳增长在四年熊市里获得了20%以上的正收益。

如果计算2002-2007年的累计收益,平稳增长的累计收益达到了260%。

顺便拿了七次“金牛奖”。

这逆天的业绩,直接把易方达从“老11”的边缘位置送到了舞台正中央。

2006年,易方达资管规模已经超过500亿,1年后翻倍,直接进入“千亿俱乐部”。

2009年,1500亿规模的易方达已经是行业第二,其他那些老十家,都只能看着易方达的车尾灯苦笑着摇摇头。

2011年,十岁的易方达开始“换血”。

叶俊英不再担任总经理,直接出任董事长,而一起创立易方达的刘晓艳从此执掌“帅印”,成为了易方达的总经理。

刘晓艳一上任就立马把自己悉心培养的五个投研人员扶正,当上了基金经理,后来的易方达“三剑客”张坤、陈浩和肖楠,都是刘晓艳提拔起来的。

2014,易方达突破2000亿,2015年历史第二高点,易方达也再次完成翻倍,规模达到5000亿。

2020年,易方达终于超越了靠货币基金起家的天弘基金,坐上了基金规模、利润双第一的宝座。

易方达现状

截至2022年年底,易方达基金公司的总资产为243亿,净资产146亿,2022年收入为139亿,净利润38.38亿。

从管理规模来看,虽然资本市场减值和赎回潮下规模比前一年下滑了7.83%,但总规模依然有1.57万亿,里面剔除货币基金后有1.03万亿,继续保持着行业第一。

管理费收入也走在最前面,2022年管理费收入101.51亿,也是全行业第一。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产品方面,易方达目前共有329只基金(合并),分开数量有559只,产品数并不是公募中最多的,华夏、广发南方和博时的基金产品数都比易方达多。

规模大的是三只货币基金,易方达理财货币A有2293亿,易方达现金增利货币B有1835亿,易方达增金宝币802亿,第四才是著名大易方达蓝筹精选,562亿。

基金经理方面,目前基金经理有75人,少于同等规模的几家公司,加上规模第一,所以易方达的人均管理规模要高于其他公司。

基金经理人少,投研团队可不少。

75位基金经理,投研团队在230人以上,这个比例也是整个公募行业独一份的。

从产品分类来看,主动型股票基金有28名基金经理和154只产品,管理总规模2414亿,混合型基金有49名基金经理231只产品,管理规模3666亿,指数型有19位基金经理和154只产品,管理规模1938亿。

管理人数只有4人产品数量只有28人的货币型基金却有6491亿的规模,管理人数只有18人的债券基金也有3275亿的规模。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看得出来,易方达的产品规划很均衡。

别看现在头部基金公司产品大家都是这么做分配,易方达当年可是没少“先吃螃蟹”。

深交所第一只ETF——深证100ETF,第一只深交所创业板ETF、货币ETF、黄金ETF、原油LOF,第一只上交所跨境ETF——恒生中国企业,都来自易方达。

兵强马壮,重视投研,行业先行,产品齐全,是易方达这些年跑在公募基金最前面的法宝。

来看看2023Q1重仓持股。

易方达不愧为“酒庄”,旗下有92只基金都持有贵州茅台,茅含量高达237亿,是易方达的第一重仓股。

第二重仓股依然是白酒,五粮液,有72只基金持有五粮液,总市值也达到了182亿元。

按持有市值排序,易方达重仓股前三分别为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持仓前十中还有洋河和古井贡酒。

仔细研究持仓可以发现,易方达确实热爱白酒和消费,持仓前10里大消费的占比超过了50%,而对于新能源,榜单里少的可怜只能看到宁德和隆基两只。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重仓白酒、消费和医药,近两年的业绩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2018-2021靠着白酒和医药的崛起易方达赚的盆满钵满,也是为什么即使白酒跌了这么多,易方达的混合型基金收益依然远超同类平均。

相比而言股票型就那个运气了,缺乏混合型的灵活性,易方达的股票型基金全面输给同类基金,虽然比起沪深300还是强了不少。

这个现象也不奇怪,毕竟过去几年易方达出的几个头牌基金经理,基本都是混合型。

明星基金经理

提起易方达,就不得不提起三年前的王者军团,易方达三剑客,由现任总经理一手提拔起来的张坤、肖楠和陈浩。

张坤不用说,作为公募千亿第一人,2020年靠白酒“一波暴富”,旗下的易方达中小盘(现易方达优质精选)和易方达蓝筹出圈,也是中国公募历史上第一个在微博上有了自己应援团的基金经理。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跟张坤一样,肖楠也是一毕业就进入了易方达,做了6年消费类投研后跟着老大一起被提拔,2012年开始管理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

比坤坤还厉害一点的是,肖楠从2017-2020连续拿了四年的金牛奖,而且金基金、明星基金奖也都拿过,成功实现大满贯。

跟张坤最大的区别是,除了白酒,肖楠的持仓里总会带着家电和消费建材。

比上面两位名气小很多,但是长相最帅的陈浩一出场掌管的可是易方达的最老牌产品,陪着易方达一起长大的易方达科翔混合。

张坤和肖楠都是消费王者,而陈浩却是靠TMT行业打江山,虽然在易方达体系里也“不能免俗”的持有不少白酒,但是里面总会夹杂着新能源、计算机设备、半导体这类成长股,算是个不拘一格的基金经理。

三剑客中,张坤和肖楠的换手率极低,张坤的换手率平均不过30%,肖楠的换手率也基本在35%左右浮动,都属于静等花开的选手。

而陈浩因为深耕成长,换手率就要高不少,但是近两年也控制了不少,从过去的动辄400%到了现在的120%左右。

除了三剑客外,还有债基王者张清华,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详细介绍过:

张清华的管理水平到底如何

另外,还有执掌着多只大规模指数基金的Fan Bing(范冰),余海燕,指数增强专家张胜记,另一位固收专家(也是易方达固收投资部总经理)王晓晨等等。

笔者总结了易方达每类基金的业绩前五,这里分享给大家: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总结

易方达、兴全、富国几家相对有良心的公司笔者是更有好感的。

远的不说,2021年最高点时易方达多只明星基金紧急限制大额申购甚至直接暂停申购,成功劝退了部分想追高的基民,从后面的行情来看,这确实算是一波高端操作,否则买进去必被套。

规模和亏损都第一,易方达基金还行不行?

别说基金经理,就连基金公司很多时候也存在漂移的情况。如果仔细研究各家基金公司的持仓,会发现很多追逐热点的基金公司每年的持仓变化巨大。

这类基金公司产品的持有人很难赚钱,因为他们的玩法是老基金打名声吸引大家来买,新基金去追热点把业绩做起来成为“名基金”,然后这样循环着来收割基民。

这两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经济环境都不怎么样,市场整体表现都不好,去年更是有超过90%的基金在亏损,作为公募头牌和明星众多的易方达挨骂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主动规模最大,管理费又收的最多,不骂你骂谁呢?

但从一季度公布的持仓来看,不管是单个基金还是作为整个易方达基金公司,投资风格并没有收到这两年市场波动的影响,继续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而不是更赚钱的事。

有坚持,有良心,这样的基金公司的产品当然值得高看一眼。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