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投资法底层逻辑

2023年6月28日20:32:06149

今天聊聊好公司投资法。

一、投资原理

要理解好公司投资法,我们依然要回到价值投资理论的2大坚实基础。

1.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每家公司都有其内在价值。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只能计算出一个区间,不是一个确定的值。

2.市场并非实时有效,所以,公司的价格常常≠内在价值。有时高于内在价值,有时低于内在价值。

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当价格高于价值时,卖出。

那如何衡量公司的内在价值呢?

这里,为了更好理解,假设我们是买入整家公司。持有公司的一部分,无论占比多小,和买入整家公司都是一样的道理。

假设我们要买入一家公司赚取收益,会如何考虑呢?

第一种,我买入公司,就拥有了公司的所有资产,把这些资产变卖就能获得收益。

这时,公司的内在价值1)=它所持有的资产能变卖的价值。

这种思考方式,只看到企业持有的资产,而不管这些资产未来能创造多少价值。如果赚到额外盈利,那是意外收获。

第二种,这家公司每年都能赚钱,我持有它,也就能持续获取收益。

此时,公司的内在价值2)=未来它能创造的现金流之和的折现。

当然,一家公司是同时具备这两种价值的。

当我们用第一种思路评价公司,那就是烟蒂股投资法;当我们用第二种思路评价公司,就是好公司投资法。

还有很多名词:成长股、蓝筹股等等。本质其实都是好公司的思考逻辑。

二、

这么看来,两种获利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为何巴菲特慢慢从烟蒂股转变到了好公司呢?最早的种子——盖可保险公司。1951年,巴菲特发现格雷厄姆在1948年买下了盖可保险一半的股份。巴菲特非常好奇,以格雷厄姆学生的身份去拜见了盖可保险的投资主管——戴维森,详细了解了公司的竞争优势、业务模式、增长潜力等等。

之后就陆续买入了350股,投入资金合计10282美元,大约占当时全部身家的2/3,超级重仓。结果如何呢?

第二年获利近50%,当时巴菲特脑子里还满是烟蒂体系,获利50%达到卖出条件,就卖掉了。

之后,盖可保险持续成长,股价持续飙升。

盖可保险公司市值1958年就已经超过6700万美元,这意味着格雷厄姆最初投入的71.25万美元,变成约3350万美元。10年47倍,折合年化收益率约47%。

这时,再看看赚了50%就卖了的巴菲特,如果一直持有,1万美元,已经变成了21万美元,换做我们,肠子都毁青了吧。

到1971年,77岁的格雷厄姆退出盖可保险董事会时,公司市值已近3亿美元,初始投资增值高达200多倍,23年折合年化收益率超过25%。

这是格雷厄姆一生最辉煌的一笔投资。单独这一笔投资给客户们带来的利润,超过了格雷厄姆整个投资生涯里,其他所有投资赚到的利润总和。

而且这笔最辉煌的投资,明显违背格雷厄姆本人所宣扬的投资理念和资金管理原则:

1.在投资理念上,这笔投资基本按照公司净资产值作价,违背格雷厄姆一贯传播的烟蒂标准。

2.从仓位比例上说,单笔投入达到管理资金额的25%左右,违背格雷厄姆一贯给学生们讲述的分散原则。

正是这笔投资,巴菲特开始埋下怀疑的种子。

优秀的公司的赚钱能力居然可以如此强大,一家公司赚得的利润,超过了其他所有公司。

那么,赚50%就跑,不停寻找新烟蒂,这种方法真的更优么?

但我们是通过后视镜看到了时间积累带来的威力,巴菲特当时身处其中还感受不到,他还沉浸在不停地捡烟蒂、卖烟蒂的快乐中。

直到,伯克希尔的投资。

巴菲特在1964,累计投入1028万美元到伯克希尔,一直到1985年才完成清算。从绝对金额看并没有亏损,略有盈利,但整整20年时间,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损失巨大。

清算伯克希尔的钱,巴菲特购买了国民赔偿保险、伊利诺伊州国民银行、奥马哈太阳报等优秀公司。

1970年,伯克希尔纺织业务年利润4.5万美元,购买的保险公司年利润210万美元,银行年利润260万美元,三个部分的业务所占用的资本大体相差无几。

也就是说,同样用1美元资产,保险公司赚到的利润是伯克希尔纺织业务的47倍,银行赚到的利润是伯克希尔纺织业务的58倍。

差别如此之大!!

这就是用账面资产评价公司价值的问题所在。

不同的公司,利用账面资产赚取收益的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公司,用1美元资产,可以创造0.2美元利润;但有的公司,用1美元资产,只能创造0.02美元利润。

所以,资产和资产不一样,单纯用账面资产衡量公司价值,可能会错失很多真正有赚钱能力的公司。

出现这种差异,一定是公司有未曾体现在账面上的资产,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无形资产“、又叫”经济商誉“。

经过这次失败,巴菲特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把时间精力花费在购买链家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优质企业。

三、好公司投资法的大佬们业绩如何?

1.学者型投资奇才:香农香农是麻省理工学院唯一一名国家科学院院士——信息论的创立者、数字计算机和数字电路设计理论的奠基人、伟大的数学家和密码学家、麻省理工终身教授。

香农兴趣广泛,投资业绩也相当逆天,1952-1986年,35年时间年化收益率28%。他是一名集中投资兼长期投资者,81%的仓位投在一只股票上,前三只股票占仓位比98%。自60年代后他基本就没怎么卖出过股票,整个投资生涯的主要利润其实就是前三大持股。

第一重仓:特利丹,由香农的同学兼好友亨利·辛格尔顿创建。香农1961年买入,初始购买价格88美分,1986年股价300美元。

第二重仓:科德思公司,是麻省理工学院下属的一家制造调制解调器的公司。1966年以50美分价格买进,后被摩托罗拉以1:1换股收购,1986年股价40美元。

第三重仓:哈里森实验室公司,由贝尔实验室一位科学家创建,主要为彩色电视提供电力支持系统。持股时间32年,初始买入价12.8美分,1962年被惠普收购,1986年每股折合45美元。

香农的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一开始在技术分析上耗费了大量精力,甚至发明了一台电力设备,用以模拟股市资金流动情况。

经过彻底的研究,香农最终放弃了技术分析体系。他说:“我认为那些耗费很大精力研究价格图表、头肩顶、V字反转的技术人员,无非在做一种重要数据干扰重现的工作,意义不大。”

他强调:我们能够根据对公司管理以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未来需求的评估,推断出有关收益增长的信息......长期来看,股票价格将会跟随公司收益的增长。

因此,香农几乎从不关心短期股价的波动。他说:我认为关键数据不是过去几年或几个月里股价的变化幅度,而是过去几年里企业收益的变化幅度。

2.亨利·辛格尔顿  麻省理工电气工程学博士

就像巴菲特和芒格一样,他喜欢集中化,只买他非常了解的少数股票。他集中投资且仅限于投资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通常会把70%的资金集中在前五大持仓股上。

1963年,到辛格尔顿退休的1990年,合计28年投资区间,辛格尔顿为股东实现了20.4%的年化收益,期间标普500指数年化回报率8%。

如果一位投资者在1963年将1万美元投给辛格尔顿,1990年底会变成180.9万美元;而如果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只能变成8.6万美元。

3.成长股投资之父:菲利普·费雪

他的主要持股基本都是持有二三十年以上的,大多数获利在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其中持有最长的是摩托罗拉,1955年买入持有至2004年。

只是由于费雪个人选择,他仅仅为12位富裕的客户打理资产,没有公开披露过业绩。

4.古瑞恩

古瑞恩和巴菲特同龄,没有上过商学院,从空军退役后做了三年IBM销售员,又干了五六年的证券经纪人。

因为一笔交易,结识了芒格。这笔交易拿到的钱被他3年亏完了,但他却抓住了芒格这个宝藏,积极向他靠拢。

1956年,古瑞恩找到了一个合伙人,成立了太平洋合伙公司,并完全按照从芒格那儿学来的知识运作。

1984年,巴菲特在他的著名演讲《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者》里,展示了古瑞恩的业绩:

1956-1983年的19年时间,标普500指数总回报316%,古瑞恩管理的基金创造了222倍的回报,年化回报率32.9%。扣费后客户资金增值55倍,年化回报率23.6%。

没有读过商学院,他的投资知识完全来自于芒格。他的风格和芒格很像,集中度高,收益率大起大落。19年里收益率最高的两年是180.1%和171.9%,最低的两年则是-42.1%和-34.4%。

这19年可以分为大起大落的三节:前5年27倍年化93%;接着5年腰斩有余(-52%);后面9年17倍年化37%。这要是哪个倒霉鬼眼热别人5年27倍,在1970年入伙,那真实惨不忍睹。持有5年还腰斩,恐怕不容易坚持走完后面的17倍。

5.彼得·林奇——成长股投资大师

出生于1944年,1969年服完兵役后,入职富达成为股票研究员。1977年5月被任命为富达麦哲伦基金管理人。

他选股票的方式主要靠实地调研,他一年可以走访几百家公司。

1977年5月至1981年合计约4年半,总规模小于1亿美元,年化收益率略高于40%;自1982年到1990年5月底的约8年半,年化收益率约23%。

这期间的1977年至1981年5个完整年度,指数年化收益率7.9%,巴菲特年化收益率28.3%;1982年至1990年9个完整年度,指数年化收益率16.2%,巴菲特年化收益率26.5%

6.凯恩斯

对,就是那个写了《概率论》《印度的通货与金融》《和平的经济后果》的、宏观经济学泰斗——凯恩斯。

他的投资生涯从1914年开始。

以当时凯恩斯公开发表的文章看,他可能是全世界掌握经济数据最全面的人,他几乎掌握一切外汇及大宗商品的相关细节。加上他在财政部的工作经历、写作《和平的经济后果》时做的研究,以及在概率论方面的成果,让凯恩斯对从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赚钱有着强烈的信心。

1920年4月,凯恩斯登上投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市值达到1.4万英镑。不幸的是,”每个投机泡沫,都有一根命中注定的针等着“,5月,凯恩斯将账户亏成负数。

不服气的凯恩斯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后,找出版商预支了1500英镑版税,然后从一位相熟的银行家那里借来5000英镑,成立了新的投资主体——AD信托投资公司,并开始接受投资者的委托理财。他的投资方向不仅有外汇、大宗商品,还有股票。这一次能力和运气都站在凯恩斯这边,一切顺风顺水。到1922年,39岁的凯恩斯个人净资产达到21558英镑。

1921年凯恩斯接受过往学院委托,负责管理学院的捐赠基金——切斯特基金。基金总额大约22800英镑。1922-1927年,凯恩斯为基金赚取了57600英镑的净利润。1927年底,凯恩斯卖掉了AD信托投资公司,个人身家达到了39550英镑。

很快,另一根针来了!1929年全球股市大崩溃,凯恩斯这次失去了超过80%的财产,AD信托投资公司则直接破产。凯恩斯被打服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无法利用有关经济周期的”超群知识“以及掌握的大量数据赚到钱。

凯恩斯回顾了自己基于宏观经济的投机活动,发现自己娴熟的信贷周期投资理论对自己的投资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他说:我们无法证明,在不同经济周期,借助市场的系统波动买卖股票可以获得盈利。

几年后的另一封信里,他更加清晰地表达了对基于信贷周期理论择时策略的失望。他写道:在将近20年时间里,我在5个不同的投资组合里尝试过这种投资策略,却从未取得一次成功。

大崩溃后,凯恩斯放弃了通过预测宏观经济波动进行投机的模式,转而寻找经营稳定、每年都有高额分红的共用事业股。选择高分红共用事业股,是因为凯恩斯在大崩溃中观察到,当危机来临时,不直接创造短期现金流入的资产,总是最先被抛售。

从1932年开始,凯恩斯持续获得良好回报。到1934年,凯恩斯新的投资哲学基本成型,当年8月15日,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坚信,正确的投资之道是将大笔资金投到你了解并且对它的管理层有信心的企业当中。”

他阐述自己在投资中坚持的三大原则:

1.投资于经过认真挑选的对象,保证它们相对于真实和潜在的内在价值具有价格上的折扣,相对于同期的替代投资也更具性价比。

2.坚定持有选定的组合,直到预期收益实现,或者有明显证据证明当初的决策是错误的。

3.保持投资组合的平衡性。尽管集中投资股票会隐含一些风险,但不同的股票之间会形成风险的对冲。

1946年凯恩斯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3岁,去世时个人净资产44万英镑。

凯恩斯管理国王学院切斯特基金的业绩,从1929年到1945年,16年年累计收益率3.94倍,化复合收益率10.5%。感觉很一般?同期英国指数累计收益率-26%,年化复合收益率-1.9%。

四、集中还是分散?

看完大佬们的投资理念和业绩,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投资都是集中的。投资股票,大家经常会问:该集中还是分散?

有大佬说要集中,有大佬说要分散。各有道理。其实集中或分散,不应该是一开始制定的规则,而是投资决策带来的结果。

怎么理解呢?

如果使用烟蒂股投资法,只计算资产价值,不考虑未来盈利,有可能遇到价值陷阱。也就是公司持续亏损,越跌总资产越少,原本的便宜变得越来越贵。为了降低价值陷阱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需要至少分散30家公司,并且每半年或者一年调换一次。

如果使用好公司投资法,需要深度分析公司的商业模式、运营情况、竞争优势、管理层等等,选出具备经济商誉的优质公司,

一来这样的公司本就不多,二来我们的精力有限,能理解的公司也是有限的。

只有确保自己100%理解、100%认为是优秀的公司,才值得进行投资,这种企业必然不多。

所以,巴菲特才说:集中不是风险,把钱放在自己没有充分理解的公司上,才是风险。

如果我找到了一两家足够优秀的企业,为何要把资金分散到其他自己不了解的企业上。

当然,集中的前提,一定是你有足够的分析能力找到优秀的公司,否则集中就无益于赌博。

又说要集中,又说集中是赌博,那究竟该怎么做呢?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选择好公司投资法,分散的工具应该是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而非其他不了解的公司。

也就是说,当我们只能看懂并找到一家优秀的公司A,但对自己的分析能力信心不足,那我们的持仓应该是:小部分公司A+大部分沪深300.

持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又看懂并找到了一家优秀公司B,那我们的持仓就是:公司A+公司B+沪深300。

以此类推。我们的分析能力越强,能找到的优秀公司越多,并且对自己找到公司的信心越强,我们持有的沪深300就越少。

这就是好公司投资法,从分散到集中的逐步进阶。

用沪深300做是正确的分散,而非买入更多自己不理解公司。

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坚决不买入任何一家自己不了解的公司。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