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军继续空袭敖德萨:俄连日导弹袭敖德萨 乌克兰承认拦截率仅47%
敖德萨接连 3 天遭到俄军导弹攻击,乌克兰军方罕见承认,乌军的防空系统,在俄军的 P-800 缟玛瑙导弹和 Kh-22 超音速反舰导弹面前,无能为力。
对此,推t帐号“MAKS23”20 日表示,俄军的超音速导弹时速超过 4,000 公里,需要靠爱国者防空飞弹来反击,始能摧毁。
据乌媒《RBC.UA》20 日报道,乌军发言人伊格纳特表示,俄军于 20 日对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等地发射了 7 枚缟玛瑙导弹、在黑海上空发射了 4 枚 Kh-22 超音速反舰导弹等飞弹,并使用了 19 架“见证者-136”无人机。
对此,乌军防空系统一共击落了 13 架无人机、2 枚口径巡航导弹,以及 3枚“伊斯坎德尔-K”导弹。
不过,伊格纳特表示,乌军目前的防空系统尚无法击落俄军发射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仅能试图透过电子战手段,进行干扰。因此,俄军发射的缟玛瑙导弹与 Kh-22 均突破乌军的拦截。
俄国《军事评论》网站表示,在这一轮俄军的空袭中,乌军防空系统的拦截率仅有 47%,与先前发布的战报相比,拦截率明显下降。
《军事评论》认为,乌军承认难以拦截俄军导弹的原因可能在于,意识到自身防空能力下降,并藉此向西方国家要求提供更多的先进防空系统。
2、俄罗斯称将检查黑海所有船只
据乌媒7月21日援引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维尔西宁表示,“粮食走廊”已不复存在,所有经过黑海的船只都可能被俄军视为携带军事货物,所有船只都将接受检查。“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确保这艘船(是否)运载了不好的东西,这意味着要进行询问,必要时进行检查,看看它是否属实,”他说。其强调说:“现在已经没有海上人道主义走廊了,现在只存在一个高度军事危险的区域。”泽连斯基今天指示乌军为本国粮食出海安全做出准备。
据悉,2023年7月18日俄乌土联合国四方粮食协议到期后,俄罗斯宣布不再延期,该决定引起了乌克兰及其伙伴国家的指责。
3、普丁召开国家安全会议 指称西方武器还不如苏制武器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召开国家安全会议,该会议全国转播。普京指责西方大量军事援助乌克兰。
普京称西方再多的武器也无助乌克兰。乌克兰称反攻至此,夺回两百多平方公里土地,反攻进展比预计缓慢,主要因为俄军布防无数地雷和未炸炸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五表示,大量西方武器并没有帮助乌克兰推进6月初发起的反攻。普京并说乌克兰迄今为止“没有取得任何反攻成果”。
普京在安全电视会议上表示:“今天很明显,基辅政权的西方支持者显然对乌克兰当局过去几个月大声宣布的所谓反攻的结果感到失望。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结果。注入基辅政权的巨额资源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西方武器、坦克、大炮和导弹的军援也无济于事。”
据俄罗斯总统说:“全世界都看到,那些大肆吹嘘、据称无懈可击的西方装备正被击中燃烧,它们在战术和技术上甚至不如一些苏联时代生产的武器。”
法新社说,六月初,乌克兰军队发起反攻,遭遇了盘踞在坚固防线后面的俄罗斯军队抵抗。据基辅领导人称,反攻的进展速度比预期要慢,大约只有200平方公里已被夺回。
4、埃尔多安呼吁西方国家同意俄罗斯关于粮食协议的要求
据乌媒7月21日援引土耳其广播公司Haberturk报道,他希望尽快通过电话外交或在访问土耳其期间与普京讨论此事。“俄罗斯也有一定的期望。如果这些期望被克服,那么俄罗斯就会同意这条粮食走廊的积极运作,”他说。他指出,粮食计划的终止将导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一些地区会发生饥荒,还会引起新一波移民潮。“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采取主动阻止这种情况。我想我们将与普京先生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并确保这场人道主义运动继续下去。我们知道他也对西方国家有一定的期望。西方国家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采取行动,”他补充道。
5、俄罗斯黑海导弹实弹军演 恐吓乌克兰及周边国家
俄罗斯今天宣布在黑海进行导弹实弹射击军事演习。法新社称,自俄罗斯退出一项重要的世界粮食协议以来,黑海海域里俄罗斯与乌克兰及其他北约盟国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
据俄罗斯国防部称,俄罗斯舰队舰艇“向黑海西北部作战训练区的一艘目标船”发射了反舰巡航导弹。同一消息还说:“目标船被导弹击中而被摧毁。”
俄罗斯周三说,将从周四20日起将通过黑海前往乌克兰的所有船只视为敌方“潜在的军舰”,并将船只所悬挂国旗的国家视为敌对的冲突方。
法新社说,自莫斯科本周放弃乌克兰谷物出口协议以来,该地区的紧张局势重新燃起。该协议允许装载谷物的货船通过受保护的海上走廊离开乌克兰港口。
俄罗斯国防部还表示,俄罗斯舰队航空兵与舰艇“致力于隔离暂时禁止航行的区域”。
6、乌克兰内阁允许私人公司合法生产无人机弹药
据乌媒7月21日系奥西报道,乌克兰国会政府代表塔拉斯·梅尔尼丘克透露,当太难,乌克兰内阁会议通过了关于启动无人机弹药批量生产的决议。本周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是乌克兰无人机。其表示,在国防部、数字技术部和战略工业部三个部委的建议下,乌克兰将在未来两年内进行无人机系统及其作战部队弹药生产、采购和供应的试验。乌克兰内阁允许私营公司合法生产无人机弹药。这为开发和扩展技术产品提供了机会。
7、俄国知名军事部落客葛金被捕 律师称因为批蒲亭
俄罗斯籍前乌克兰分离主义势力领袖、民族主义评论家葛金的律师今天表示,葛金在批评俄国总统蒲亭后遭到当局拘捕。
葛金的律师莫洛柯夫告诉法新社:「他已被执法部门拘捕。」
他的妻子也在社群媒体发布讯息说,先生因为「极端主义」而遭到拘捕。
8、乌克兰文化部长宣布辞职
据乌媒7月21日消息报道,乌克兰国会议长在社媒中透露,文化与信息政策部长特克琴科向乌克兰国会提出主动辞职,特卡琴科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请求你们根据《乌克兰内阁法》第 18 条第 4 款主动解除我的乌克兰文化和信息政策部长职务。” 当晚,特卡琴科也向内阁总理什梅加尔提出甚至,其辞职理由是“战争期间对文化重要性的误解浪潮”(即不重视文化) 他认为,战争期间私人和公共资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不亚于无人机。据悉,泽连斯基已指示寻找代替人选,并表示战争期间有比文化更优先的事项。
9、普丁仍想报复瓦格纳首脑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表示,俄国总统普京仍寻求报复瓦格纳首脑,目前正在拖延时间,釐清如何以最好方式处置普里格津。
他也证实,CIA确实提前知悉兵变,同样被爆料事先知情的俄国“末日将军”苏洛维金目前则没有“行动的z由”。
伯恩斯20日在“阿斯本安全论坛”表示,“根据我的经验,普京是复仇的终极使徒,所以如果普里格津逃脱进一步报复,我会很惊讶。”
本月稍早,美国总统拜登宣称,普里格津有被下毒的风险,他也附和了这个说法,“如果我是普里格津,我不会开除我的试毒者。”
被问及普里格津现身影片时,伯恩斯表示,普里格津持续移动,但最近一直待在俄国及白俄首都明斯克。
伯恩斯指出,普京将自己形塑成“俄罗斯秩序仲裁者”的形象,但这次36小时兵变,不仅暴露权力体系的重大弱点,也让许多俄国菁英对其判断力再度产生深刻质疑。
若乌军在战场进一步推进,可能让更多民众注意到普里格津对战争的批评。
不过,BBC报导,在非洲、利比亚及叙利亚等地,瓦格纳对俄罗斯领导层仍有利用价值,因此普京可能试图把该组织与领导人切割开来,并且等待报复时机。
10、乌克兰驻英国大使被解职象征着两国友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据乌媒7月21日消息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下令解除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普利斯泰科职位,同时被解除的还有其兼任的乌克兰常驻国际海事组织(IMO)代表的职务。英国《卫报》称,这一决定与英国防长华莱士辞职共同象征着基辅与伦敦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悉,普里斯泰科于2020年6月起担任该职务,最早期担任乌克兰外交部长,此后内阁改组被任命为负责欧洲一体化事务副总理,再后,被任命为驻英国大使。
外界普遍认为,普里斯泰科被解职的原因是其多次对泽连斯基及当局的批评,而直接原因,则是在英国防长华莱士批评泽连斯基缺乏感激之心后遭到了泽连斯基的嘲讽,普里斯泰科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认为(泽连斯基)的讽刺并不健康。我们不应该向俄罗斯人表明我们(与英国)之间存在类似的事情。他们应该知道我们(与英国)正在共同努力。” 在此之前,普里斯泰科还表示,乌克兰反攻并不像其他人希望的那么成功。今年,他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正在遭受“巨大损失”,“左右(身边)”都有人员流失。“我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近一年了。我们左右都有人员伤亡。我们没有解释军人和平民的伤亡情况,但你可以想象这个数字是巨大的,”普莱斯泰科说。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表示,他从乌克兰军事领导层最高层的消息来源得知,“损失很大,但没有俄罗斯损失那么大”,并称不广而告之的决定是“明智之举”。此外,普莱斯泰科认为乌克兰可能会面临压力,要求将被占领的克里米亚继续置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他还表示,解放克里米亚是“必须三思而后行”的事情。
《卫报》记者温图尔表示,普里斯泰科的解雇将导致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发生重大变化。这位记者说:“他的被解职,以及(鉴定支持乌克兰的)华莱士预计将辞去国防部长一职,意味着在[乌克兰]进攻的关键时刻,英国-乌克兰轴心的关键部分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位外长一直是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形象)
11、美制裁120个实体与个人 阻止俄自第3方取得军需
美国财政部和国务院宣布,美国周四(7/20)起对近120个实体与个人祭出和俄罗斯有关的制裁,目的是要阻止莫斯科取得支援俄乌战争的电子元件及其他产品。
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声明指出,新措施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俄罗斯在金属和矿业所得,削弱其未来的能源量能,并缩减俄罗斯利用国际金融体系的管道”。
12、乌克兰疫情期间卫生部长涉嫌挪用资金4.5亿格里
据乌媒7月21日消息报道,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揭露了一起挪用国有企业资金的大规模计划,金额超过4.5亿格里夫纳。执法机构消息人士透露,被告中包括国有企业前主任、2020—2021年担任卫生部长的马克西姆·斯捷潘诺夫。据悉,斯捷潘诺夫是新冠疫情防控指挥官,在任期间,数次被爆高价采购防疫物资。疫情结束后被泽连斯基免职。
13、FBI线人档案揭拜登父子涉“通乌门”内幕
近日,一名联邦参议员公开了一份引人关注的FBI线人档案,涉及拜登父子与乌克兰天然气公司Burisma的关系。
档案显示,拜登曾向Burisma的高管索取贿赂,而他的儿子亨利·拜登则担任董事。这是首次将FBI线人档案公之于众,揭示了“通乌门”事件的内幕。
档案名为“CHS与Burisma高管的会议摘要”,记录了FBI特工对一位“高度可信”的消息来源人士CHS的采访。
据CHS透露,Burisma高管曾咨询他有关收购美国公司并在美国上市的建议,而乔·拜登的儿子亨特·拜登是董事会成员,他们希望通过亨特的父亲来避免麻烦。
在2016年,CHS与Burisma高管以及公司老板Zlochevsky会面,讨论了收购美国实体的可行性。
据CHS回忆,这次会面发生在乔·拜登公开要求解雇时任乌克兰总检察长肖金的前后。Zlochevsky表示亨特·拜登会解决与调查有关的问题。
CHS还建议Burisma聘请有相关经验的顾问,而不是亨特·拜登等没有背景的人。
然而,Zlochevsky表示会让亨特继续留在董事会上,一切会“好起来”。
此外,CHS提到了另一位举报人,美国国税局特工沙普利(Gary Shapley),他的信息对调查很有帮助。这份档案的公开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对FBI的质疑。
这份FBI线人档案揭示了拜登父子与乌克兰天然气公司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拜登施压解雇乌克兰检察官的指控。随着调查的深入,是否会有更多真相浮出水面,这一事件引起了国会议员的高度关注。
14、乌克兰希望在克里米亚建立自己的硅谷
据乌媒7月21日消息报道,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长米哈伊尔·费多罗夫在接受 Vector 采访时宣布:“总统有一个想法,在克里米亚建立一个类似于硅谷的项目——有一所超级科技大学、常年在那里工作的公司等等。”这位部长还指出,他希望整个国家都成为硅谷。他补充说:“如果我们正确制定政策,这样的集群就会出现,而且当我们获胜时,我们可以解决安全问题并能够发展基础设施。”
15、保加利亚态度大转弯 将支援乌克兰装甲运兵车
保加利亚今天决定,将运交约100辆装甲运兵车给乌克兰,为这个巴尔干国家首度支援基辅重装军备。
保加利亚国会以148票赞成、52票反对通过这项决议,将运交装甲运兵车以及武器和备件给乌克兰。
保加利亚于1980年代购买各种型号的苏联制BTR运兵车,但从未使用。
保加利亚国会指出,「保加利亚不再需要这些军备,但在俄罗斯无理且无端侵略下,这些军备却能对战争中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乌克兰提供重要援助。」
保加利亚是欧洲联盟(EU)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拥有乌克兰想要的大量苏联式武器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