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偿债能力指标之本质

2023年11月9日14:54:01107

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例,我们称为负债权益比,其与资产负债率之间有着固定的换算关系。(比如如果资产负债率是50%,负债权益比就是1;资产负债率是80%,负债权益比就是4)这个指标具有综合性的意义。资产负债率高低的背后,其实是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情况的体现。高于60%以上,一般认为企业的杠杆就进入相对比较高的区间,其偿债风险加大。不过如果企业的资产报酬率能高过负债的资本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就可以赚取资产报酬率高出债务资本成本的标杆收益,因此,适当地运用杠杆,将有利于企业的扩张与发展。一般说来,企业长期募集的资金,如股权融资加上长期负债,是构成企业非流动资产形成的基础,二者之间最好能匹配。当然可以允许存在着一定的错配,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些流动资产会有长期沉垫的部分,这部分沉垫最好也由长期资金去匹配比较好。

当然,基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风格,激进的企业往往会把一些短期融资用于长期资产的形成之中,也有一些保守的企业甚至将长期负债形成的融资来用于流动资产的形成,这只是正常匹配原理下的波动情形,只要不偏离得太多,一般也无问题。但是一旦偏离太多,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而对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我们有两个重要的指标来考查,即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这两个指标的计算过程很简单。流动比率即是拿流动资产去除以流动负债,而速动比率则是拿速动资产去除以流动负债。我们一般确定的流动比是2,速动比是1。不过个算法本身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特别是碰到公司的流动资产当中有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这些项目时,而在流动负债当中如果有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时,都有可能使得这两个指标出现误判的情况。

为什么呢?因为预付账款表面上是流动资产,但是它其实只是具有收货的权利,所收货物必须再次售出之后,才有可能形成现金流,短期之内可能是无法用于偿债的。而预收账款虽然是负债,但是显然其不用现金去偿还,这是用货物或者服务去偿还的,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有限。因此,我们在计算这两个指标之时,应该是把这两项内容除去,这样计算出来的指标才会准确。

还有其他应收款,这表面上是债权,如果其金额较小,那么其对于财务指标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但是如果金额较大,这个其他应收款往往是藏污纳垢之地,虽然是债权,但是实际上并不能由此很容易地收回现金流,比如拆借给母公司的借款,往往用这个科目来反映,这个要把钱收回来是有些难度的。因此其放在流动资产中,其实是并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短期偿债能力。

再来看,其他应付款,这项目往往是其他应收款的对应,如果是如上述所言的母公司借款,记为其他应付款,那么其债务负担就并不是刚性的,拖个几年不还都有可能,也就不会对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有多大影响,所以在计算流动比率时,应将其去除。

这样看来,由流动比率的大小去判断一家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往往会失灵,比率越高也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强,因为如果流动资产当中有其他应收款这类资产的话,其实是还不了债的。而比率低也不一定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就弱,相反往往体现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比如一些上下游关系管理比较强的企业,往往可以利用其品牌以及行业当中的优势地位,可以尽可能延长应付账款的账期,但是对于下游来说又可以比较快速地收回现金流。因此其流动比率低于1不是反映其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反而是恰恰相反。

所以更为合理地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应该是速动比率,不过从这个指标的计算过程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般来说,计算速动比率我们是将整个流动资产减去存货之后的结果作为分子,分母依然是流动负债。这种情况下,显然无法避免我们上面提到的诸多问题。而如果分子是直接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债券投资的话,虽然是比较明确了,但是流动负债的这个总额本身还是存在预收账款这类性质的项目需要剔除。

因此,真正计算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还不如将企业的流动资产加以详细分析,看看到底哪些流动资产的确是能用来偿还短期债务的,而流动负债的处理也一样,我们要仔细看看到底哪些流动负债才是真正需要短期去偿还的,这样再把所有这些真正相关的项目加起来之后,再相减就会得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如果为正数,那就一般意味着公司不会存在短期无法偿债的风险,如果此差额为负数,那么就意味着公司可能短期内有些债务无法清偿,需要想办法去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在实务当中,企业正是编制相应的现金收支预算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的。而这个差额正数越大,就意味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当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计算对应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也就有了意义。

总的来说,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因为现实当中存在着较多的特别项目问题,直接计算真正可用短期偿债的流动资产减去真正需要偿还的流动负债这两个数的金额,以其差额大小来评判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或者在此基础上再来计算流动比与速动比,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