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收益表

2023年11月10日16:30:3188

这一讲是内容比较多的一讲,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一讲的内容除了一般处理的利润表或者损益表之外,还包括我们在现在的简易利润表当中包括的每股收益这一项目,而这一项目比较复杂,我们会在这一讲的第二节展开。此外,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交易的复杂性以及灵活性越来越强,企业的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这些方面都极大地影响了收益表的发展,并使得会计学界对收益表本身进行变革,这变革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第三节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因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都是与收益(income)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一讲的名称就定为收益表,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这张报表的。这样我们可以把以下三节的内容包含在此讲之下。

第一节 损益表

先来咬文嚼字一番。损益表又称为利润表,又或者称为收益表。因为报表这套东西基本上引进于西方。对于损益表,英文的表示是“income statement”,如果对应地翻译为中文,当然就是收益表最为恰当了。有人认为收益表、利润表与损益表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指一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报表。这样说是对的。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品位这三者之间的差别。也许你对这张报表有更深的体会。

利润表关注于利润,显然重视的是这结果本身。前面说过了收入-费用=利润,把这张经营成果的报表称为利润表就更关注的是这最后的成果了。而损益表的提法显然是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的,损者,损失也,支出也;益者,收益也,收入也,将二者组成词来称谓这张报表,显然关注的就是公式的左边了。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者看这张报表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西方翻译的直译而得,一个是关注结果,一个是关注过程。当然,约定俗成之后,我们说起这三个名称大家都知道是指同一张报表了。这又是我们从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同一个东西的例证了。

这里还想再提一下的是,前面讲到资产负债表,它是用一个时点的值,从静态的角度来去反映企业的状况;而损益表,却是从动态的角度去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这两张报表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报表,却反映的是一种状况(过程),而损益表是动态的报表,反映的却是成果(结果),这动静相宜之间实现了报表的动态与静态的绝妙结合,让我们深感报表之魅力所在。

我们更进一步,如果我们看任何事物都可以从动态与静态(或者说是存量和流量)两个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只要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张报表就足以做到这一点了,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要现金流量表(以前叫财务状况变动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这里卖个关子,等我们讲到现金流量表时,我们再进行解答和展开。

什么是损益表?我们这一讲打破前面的顺序,先从什么是这个问题谈起,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咬文嚼字过了,顺带我们就先把这个主要的概念先解决了。前面的过程其实大概已经把我们所要阐述的概念给解答出来了。一般的说法,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段期间之内经营成果的报表,其实说的就是上面所说的“动静结合”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损益表反映的这个期间,可长可短,一般可短为一个月,当然互联网时代可更短,比如说短为一天,当然不应该再短了,再短就资产负债表,是一瞬间了。长的话一般一个季度、半年甚至一年是比较平常的期间。而最常见的还是一年了。年报年报说的就是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那么什么是经营成果呢?成果者,收获也。

企业通过经营所得的收获就是经营成果,浅一点可以这样说,但是如果我们问什么是经营呢?估计大部分人可能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但是我们要透彻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深挖下去。这里首先要区分会计上的经营与管理学上的经营的差别。

个人以为,这个其中的差别不是太大,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一般认为,经营更关注市场、顾客、行业、环境以及投资,也就是关注企业生存与盈亏的问题;管理则更关注于企业内部的制度、人才以及激励等等。当然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可以认为,经营是关注于做对的事情,而管理则关注怎么把把事情做对。

我把这称为在管理学上一种对经营的广义理解。在会计学上的经营是狭义的,就是企业的产、供、销等活动。企业的损益表就是反映这些活动的情况,收入对应于销售,业务成本对应于生产和供应,一些费用则对应于企业的日常行政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就大概可以推导出我们的利润表要反映一些什么情况了。

这是我们在这一讲中解决了的第一个问题。那我们现在再回到我们在每一讲中都首先会提及的为什么的问题。问题依然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为什么需要损益表,第二,为什么会有损益表。和上一讲一样,前者说的是损益表的作用,后者说的是损益表的历史。让我们一一来说。

损益表作为三大报表之一,是一张相对简单的报表,当然现在因为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以及企业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其经营业务越来越复杂,收益的形成也越来越多样化,企业的损益表也变得复杂起来。为什么需要损益表?是因为损益表可以给我们提供其他报表难以提供的信息。什么信息?损益的信息、利润的信息、盈余质量的信息。这是它所独有的,同时利润表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信息指标,进而去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全貌。比如说,最典型的是ROE指标,即净资产报酬率,就是拿企业的净利润去除以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这个指标非常全面,成为我们有名的杜邦分析体系的源头。

从历史源头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是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首先出现的,这一点我们在上一讲说过了。最初的小型的合作企业比如说独立小作坊、或者是合伙的远洋航行的贸易,这些业务如果你想了解企业有没有赚钱,只要去把每一次航行结束后把合伙人权益的变化加减一下就可以大概得知我们赚了多少钱,或者是不是赔了钱。这个时候是不需要有利润表的。

显然,利润表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的。我们前面讲的几个假设这里大概可以用上了。首先这个企业是持续经营的,同时企业的业务一般也是会经营比较长的时间,而不是象每一次的贸易到船只回来时才最后结算一下。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持续经营的工厂越来越多,工厂的股东也越来越多样化,股东把钱给了企业,让企业的经营者去经营,你好歹要让他们知道企业到底今年有没有赚钱,这样单纯的资产负债表就无法满足这种了解企业盈利情况的需求了,于是利润表得以登上历史舞台。

曾几何时,利润表还取代资产负债表成为第一大报表。于斯为盛,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利润表大概是占着统治地位的。当然现在随着企业业务的多元化以及各种舞弊案例的影响,因为利润表上的数字更为容易地受到操纵,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慢慢更为人所重视,资产负债表作为第一报表的地位又有重振山河的意味。

当然这只是说的报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为这几张报表之间本来的天然的联系,所以每一张报表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有的时候我们的讨论重点不在于对于谁更重要上面,而是要关注报表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勾稽,报表之间的一致性增加我们对于报表真实的理解,报表之间的不一致情况让我们对于企业的报表存有一份戒心。三张报表呈现出来的全貌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

前面的两个问题解决以后,剩下来的就是利润表的构成情况以及如何来编制了。构成情况其实在前面的讨论当中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大体的情况我们知道无外乎是收入-费用=利润,当然利得以及损失要放在哪里可能要费一些心思。

基于我们对于收入以及费用及成本所作的分类,我们大概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编制利润表的方式,一种是单步式,一种是多步式,一种贡献毛利式。单步式就是把所有的收入归结,所有的费用以及成本加以归结,然后相减得到最后的利润,简单易行,但反映的信息较少。多步式则是把收入和成本费用等项目作了基本的分类,比如分为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分为主营的和非主营的,分为正常的和非正常的,这样对他们的收入费用以及成本进行组合而成了多步式的利润表。这是利润表最常见的编制方式,所以这里详细说说。

我们一般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单独加以列示,然后将二者相减得到了主营业务利润(即我们俗称的毛利),将毛利与主营业务收入相比我们可以得到毛利率,是我们关注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然后我们将主营业务利润去减去三项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减去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以及投资净收益就可以得到营业利润了,我们再把营业利润加上一些非营业事项(即营业外收支)所造成的净利润变化,最后就得到利润总额这个数字了,这个利润总额的数字减去所得税这项费用后,就是最后的净利润了。我们一般说的经营成果,其实就是指这最后的净利润的数字了。当然,在利润表的最后的一栏,我们一般会拿企业的净利润的数字去除以企业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得到每股收益这个最浓缩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种方式其实是把成本和费用区分为变动的和固定的,然后将销售净额先与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相减得到贡献毛利,然后再拿贡献毛利减去固定的成本和费用得到最后的利润。这一般是管理会计当中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了,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第二节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在我们国家的会计准则当中是专门的一号准则来对其进行规范,是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这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每股收益是一个企业有关收益的最浓缩的有关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另一方面是每股收益本身的计算问题在会计处理当中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而这主要体现在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上面。

还是遵循前面的讨论问题的次序。先是为什么我们要计算每股收益以及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对于这个问题,前面的前一个原因给出了部分答案,即每股收益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样说,是因为每股收益大概认为并不是最重要的盈利指标,企业的每股能赚多少利润是从股数的角度去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更为可靠的方式应该是拿企业的净利润去除以企业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这样得到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即我们一般称的ROE(return on equity),这个是个比率的概念,是个没有单位的系数,一般的百分比随着行业的不同以及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从一般理解来看,是越高越好,但如果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因为债务重组或者是购并等因素而发生较大的波动,且企业的净利润当中大部分来源是一些非正常的项目所带来的时,这个指标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足以引起误解,所以一般来说,过高的ROE往往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发生了一些重大的非常事件,并不是一种常态,需要探寻事情背后的原因才能够有所收获。

另一方面,考察ROE还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一般来说,行业不同,意味着不同的ROE区间,也就意味着两个不同的行业当中的企业是无法对比其ROE,而能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的。这就提醒我们,我们要在不同的行业环境当中去比较企业的ROE,比如说,家电企业我们就找家电企业这个行业当中的一些典型企业,超市企业我们就找超市这个行业的典型企业,这样我们算出一个行业的平均指标,或者找到这个行业里面公认的营运效率最好的企业作为标杆,我们大概就可以得出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基本判断了。这如何判断我们就不再详细展开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ROE重要性为什么是超过每股收益的。

大家想想,每股收益和ROE的分子应该取的数是大体一样的,关键在于分母不同,一个普通股的股数,一个是净资产。从企业的净资产的最基本构成来看,实收资本(在股份公司里就叫股本)是基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股本除以其面值就是股数了。从这个逻辑思路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从这个逻辑顺序当中我们大概可以感知到这两个指标当中,其普适性来看,显然是ROE是大于每股收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当然可以看作是认为ROE指标的重要性是高于每股收益的。

那么,每股收益的独特价值在哪里呢?从最本源的理解来看,是因为每股收益对于普通股的股东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从这个指标当中,每一个股东都可以知道,我所购买的股份能盈利多少,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与发放的股利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家企业的每股收益是1元/股,我持有该企业的股份1000股,那么,我大概可以认为,就我持有的这1000股来说,收益纸面上有1000元。所有这个指标对于一般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非常直观而有意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计算了基本的每股收益之后,还要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每股收益的一些计算问题解决之后,再来回答。

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的每股收益计算很简单。显然我们一般只要算出当期净利润以及把股数考虑进来就好了。不过基于可比性,我们要考虑我们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其实是计算的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所以分子分母的数值都是关于普通股的。

所以,基本的每股收益是拿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去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来计算的。这个定义当中有几个限定词,我们解释一下:

一个是普通股,这是和优先股对应的,是说的承担企业最终风险的股东;二是发行在外的,也就是说库藏股我们是不能加入其中的;三是加权,这个加权其实是时间的加权,即如果在当年度发生了一些资本运作活动,股权数在中间某个时间点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考虑一下时间的因素,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才是准确的。具体的起算日是根据各自的合同,从应收对价之日起计算确定,其实说的是实质形成交易之时。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时间的加权,显然是指增加或者减少股份这种存续的时间算起的,比如说,企业在4月1日增加了股份,那这增加的股份从整年的角度来看,是只存续了9个月,因为是4月1日到12月31日。

稀释的每股收益的计算,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即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这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也就是说,稀释性因素一般来说,是并没有真正发生,因为如果真正发生了,这个因素就考虑在上一个基本每股收益当中去了,这是假设如果这个因素发生会给企业的每股收益的计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认股权证、股份期权以及可转换债券。

显然在计算这些因素时,既要考虑这些因素有可能给企业股份数的变化情况,也要考虑这些因素有可能造成的收益或者支出的发生情况,这样才全面。举个例子来说,对于可转换债券,在当年只是发行了,持有这个债券的投资者可能并没有去转换它,但是我们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就要假设他们都全部进行了转换,由此计算出有可能带来的股份的增加数;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因为这个转换所导致的企业有可能的减少债券利息支付的情况,这个减少的利息支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笔潜在的利息收益了,就应该把它加在分子的净利润当中去。

一般来说,上面所说的可转换债券的事项都一般是会起到稀释每股收益的效果,也就是会导致每股收益的减少。但这是一般情况,我们出于考虑问题的周全,我们也考虑一种可能反稀释的情况,也就是考虑这种增量收益以及增量股份之后,其每股收益反而比原来基本每股收益还要大,这个我们称为反稀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该怎么处理呢?全面的作法当然是也要考虑进来,但是会计人员的保守,或者说会计本身要求的稳健性又在此体现了,我们一般不考虑这种增加的情况,若算出来的结果发现有反稀释的效果,我们就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就不考虑这种情况所导致的每股收益的变化,这种做法显然是怕误导投资者,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更审慎的角度来处理会计事项了。

讲完这一点,我们可以来回答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计算稀释每股收益了。显然从上面的分析过程来看,我们已经有了答案。这个答案很简单,是因为稀释每股收益可以告诉投资者一些新的信息,什么新的信息,即如果考虑到企业一些实施了但并没有真正实行的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等事项,企业的每股收益数值有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提醒投资者注意这点变化情况,能在更谨慎的条件下去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当然如果是计算出来的结果,这种稀释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这提供的信息增量可能就不明显了;如果相差数值挺大的话,那么这个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往往会影响到投资者最终的决策了。要求企业全面提供这种稀释的每股收益也是基于全面披露的要求,让投资者知道得更多了。

第三节 全面收益表

这一节是一些关于收益表的最近进展的东西。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并没有成熟,起码在我们国家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报表当中就没有全面收益表这项要求。而我们的会计准则当中也没有对这方面的详细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还要写这一节,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环境、以及整个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企业背景下,收益表的改革是在所必然,在这里介绍一下我们现今对于收益表已经做了哪些改进,以及有哪些最新的观点是很有必要的。

全面收益表的要求的产生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最早的提法是有全面收益这个概念。早在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提出要将全面收益作为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且对它下了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

就这个定义本身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新意,无外乎说全面收益是指所有的会引起净资产变动的事项,这限定除了与业主发生的交易之外,比如业主投资以及业主提款等,这后面两者在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要素的规定当中是把它们单独作为要素来反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全面收益其实是把我们以前所说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要素进行了整合,将其结果用全面收益来加以反映,以替代利润这一会计要素。这显然是一大创新。

我们前面所说的利润=收入-费用公式,没有讲如何处理损失与利得,这是个难以自圆其说的观点,终归是存在着问题的。而用全面收益这一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用公式表示就是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因此,全面收益表中的全面收益概念是一个进步。

全面收益这一概念以及全面收益表这一报表的提出,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竞争、技术和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利润表作为其中的众矢之的更是饱受抨击。不过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利润表遭受到更进一步的挑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的大量出现,而传统的利润表却无法对其加以反映;

二是越来越多的绕过传统利润表的财富变动项目无法真正得到反映;

三是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利润表作为集中反映企业盈利情况的报表,却因为上述等各方面的因素而无法真正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即会计目标)的实现,已经动摇财务会计的根基。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纷纷提出自己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在此略说一下。

英国ASB提出要增加“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是在1992年10月发布的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FRS3——报告财务业绩当中提出来的,其作法是保留原来的收益表,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作为辅助,该表的组成内容包括财产重估未实现利得、商业投资上的未实现利得(损失)、国外净投资的外币折算差额,将这些项目在原来财务年度利润的基础之上,得到本年已确认利得和损失,再考虑以前年度调整,就得到最终的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ASB的要求突破了实现标准,要求将财产重估以及商业投资上的未实现利得都要考虑在此报表当中去加以反映,并要加以确认,是突破了实现原则的束缚。

FASB提供了全面收益的基本概念,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其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被划分为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FASB提供的披露报表方式是提供了两种选择,即企业既可以选择双报表格式,也可以采用单报表格式。所谓双报表就是在传统收益表之外,单独设计一张新的报表全面收益表来进行反映,全面收益表以传统收益表的最后一行“净收益”作为其第一行,而以“全面收益额”作为最后一行。所谓单报表格式就是将全面收益表和传统收益表组合成一张报表。这一做法看似简单,实际上的处理并不如此,因为编制全面收益表要建立在我们已经对全面收益以及其组成项目的确认和计量已经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之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显然这一基础前提并不完全具备,要实现FASB的模式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IASC在1997年8月公布的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1)当中提出了改革企业财务业绩报告的要求,提出了两种表述已确认利得和损失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权益变动表来表述,一种是通过单独的“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来表述。显然,这后一种做法是与ASB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主要的原因是在2001年之前,IASC基本上是被英国所控制的。

对于利润表的变革,我们不得不说一下G4+1(即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一份征求意见稿的《报告财务业绩》。G4+1认为,所有的财务报表使用者都需要关于一个主体全面的财务业绩信息,但是现有的财务报表并没有包括所有相关的项目,同时包括了一些不合适的项目(如股利)以及一些分类不适当的情况,所以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变革。G4+1认为,所有已确认的财务业绩组成项目如经营活动的结果、理财及其他财务活动的结果和其他利得和损失都要在财务业绩报表当中加以反映,并且最好的方式是这些所有的业绩项目在单一的、扩展的财务业绩报表当中进行反映。

以上几个国家或相关机构对于利润表的变革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基本的认识是共同的,就是传统的利润表本身因为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已经难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迫切要求进行变革,而变革的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种是单独搞一张报表来对原来没有反映的业绩内容进行反映,如英国ASB的做法;

第二种是将所有的未反映的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其他所有与业绩有关的项目都整合在一张报表当中去加以反映,比如说G4+1的做法;

第三种是将允许报表编制者自由选择以上的两种方式来对企业业绩进行全面的反映,或者采用单报表,或者采用双报表法,任君选择,这是FASB的做法。

G4+1的做法是比较超前的,也许代表着未来财务报表的发展的方向,但这个带有方向的征求意见稿被安然事件无情的打击了一下,至今并没有恢复,对于会计报表本身的努力被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研究所掩盖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没有见到会计报表的最终的大规模的变革。可能的原因我猜想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安然事件,二是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前者的影响导致理论研究的转向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后者则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也就使得我们当初最大的对财务报表进行改革的诱因给打击没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程度已经给自己埋下了地雷,在2007年被引爆,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因为这足以让我们怀疑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现在已经渐行渐远,已经看不清前路的方向,会计报表本身的变革也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其改进一直在持续,但现在开始让我们有些迷茫。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