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解释与盈余管理(此为《会计解释》第八章第二节)

2023年12月15日10:35:0396

对于会计师行为,我们现有的文献体系中是将其以会计选择作为主题来加以研究。在我们会计解释的逻辑框架之中,会计师行为选择本身也可以用经济解释理论来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我们可以将会计解释理论用于研究盈余管理。

本节将不确定性(信息费用)纳入到会计选择的研究当中,同时我们把会计选择作一个基本的划分,就是把会计选择划分为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规则选择,前者其实是会计规则内的选择,而后者则是对会计规则本身的选择,二者显然是不同的概念,不过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将这两者都纳入到不确定性的视角中去加以分析。会计规则选择的动因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不同,其对应的选择造成的经济后果也是不一样的。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会计师,会计规则选择的主体是会计准则委员会(如美国的FASB,国际的IFRS)。

我们将在下文的研究中指出,不确定性是决定会计选择的根本原因,我们之所以允许上面两种会计选择的存在,就是因为会计选择本身就是提供给企业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手段。对这一点的分析与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会计选择存在的必要性,进而我们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也会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会计选择在应对不确定性时是必然存在的,那么,大部分的盈余管理我们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因为盈余管理恰恰是会计选择的体现方式。

本节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本节的意义所在;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不确定性的理解,它将为我们分析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问题提供基础;第三部分是对于会计选择所作的分类之后,在不确定性的视角下对于会计选择本身进行重新认识;第四部分是论述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澄清一些我们对于盈余管理的误解;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于本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40年代美国会计界著名会计师乔治·O·梅曾经很严肃地对于会计的本质进行过论述,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而有些学者则开玩笑地认为,会计不仅仅是艺术,甚至可能是魔术,具有无中生有的魔力。其实,之所以我们把会计看成是艺术或者是魔术,是因为会计数据本身极容易受到会计人员的操纵或者说,会计数字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选择,想让会计数据好看一点或者难看一点都可以做到。

会计这种艺术感是通过会计选择来做到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对于同一笔经济交易或者事项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进而得到不同的会计数字。而这显然会导致企业横向之间的可比性的丧失。试想,如果不同的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采用了不同的会计政策去处理同类的交易或事项,此时我们在不同的基础之上去比较两家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而去评价这两家企业的好坏,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这样,我们可不可以在会计准则当中对这种会计政策的选择加以限制,甚至只允许一种会计处理的方式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进行探讨。

会计规则的选择也一样,因为会计准则的差异,导致我们依据不同的会计准则进而产生不同的会计数据,有一个现成的典型的案例,即德国奔驰公司想在美国上市,结果它把按照德国会计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调整为以美国会计准则为要求的会计报表时,公司的盈余数据甚至从盈利变成了亏损。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规则选择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能不能减少这种选择的空间,甚至根本不提供选择,以便提高可比性,这种想法可以实现吗?本节的研究将从这个问题出发,来探讨会计解释与盈余管理问题。

二、不确定性的视角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引入一个独特的视角,那就是不确定性的视角。首先我们来分析不确定性问题。不确定性问题历来是经济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结合风险之后,它也成为财务学研究的基础。

在经济学者当中,最早对不确定性进行研究的当属弗兰克·奈特。奈特著有《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在这本书当中,奈特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并认为,不确定性是带给企业利润来源的真正原因,企业家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进而获得了利润。后续的学者也有从各自的角度去对不确定性进行过论述。

不确定性,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在人类的交往中是挥之不去的。而且承认不确定性的不可避免,承认它的意义与价值,从相当意义上讲对减少或避免人类犯错误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人类之所以屡犯错误,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有时过于天真且盲目自信,认为人类能够像工程师处理技术问题一样完美的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对于不确定性的来源,奈特用相当大的篇幅概括了产生不确定性的四个来源,但这些归根结底就是一项,信息不足。肯尼斯·阿罗也认为,信息正是不确定性的负量度。而安东尼·唐斯也认为大部分的不确定性都来自于信息不够,若是有足够的信息,大部分的不确定性都可以消除。不过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就算我们拥有所有的信息,对于我们人类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是一个考验,过量信息造成的“信息污染”现在正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不确定性就算有再多的信息也是无法消除的。

不确定性带给我们收益,也有可能带来损失。我们经常将其风险联系在一起。我们将不确定性当中带来的不利的一面,称为风险,也就是说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我们称为狭义的风险,从广义来看,我们一般是把不确定性与风险划为等号,即二者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从以上经济学家的分析来看,除了奈特严格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之外,其他的学者多数的观点,其实是从风险的角度来讨论了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对不确定性加以分类,从不同的层面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区分为宏观的不确定性、中观的不确定性和微观的不确定性。这大中小的三个方面,可以对应于我们不同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受具体因素影响的三个层面,而这不同类别的不确定性会对会计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

不确定性带来了风险,同时也会带来收益,奈特的典型观点也是认为正是因为有着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意义的上利润的收益。在会计处理当中,我们也可以认为,正是因为会计选择本身的存在,我们解决了部分在会计处理当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而给企业带来应对不确定性的空间。

三、不确定性与会计选择

会计选择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会计规则选择,一是会计政策选择。前者说的是选择何种会计规则,此层面构成了第二层面的基础;后者其实说的是在会计规则的范围内所进行的选择,也就是说已经选择的会计规则划定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下面我们从不确定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两类不同层面的会计选择。

一般的理解认为,会计规则本身因为限定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因而会对财务报表的数据产生影响,而会计数据往往成为企业缔结合约的基础,比如说薪酬合约依据净利润的增长来确定薪酬水平,因而会计数据本身会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就是说会计规则具有经济后果,这是我们在探讨会计准则的本质时得出的自然结论。正因为会计规则具有经济后果,所以对于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博弈必然发生,这导致会计规则制定的过程更像是政治过程,是对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一种平衡。当然,这种利益的博弈本身并不意味着参与博弈的各利益相关者可以凭空创造出会计规则,会计规则本身具有专业性,或者说它本身具有会计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因此会计规则其实也是具有技术性的。

会计的技术性意味着会计规则本身也应该具有会计的一些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构成了会计规则形成某种独特的空间范围,我们在制定会计规则时,只能是在某个范围内去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利益相关者去进行博弈,博弈的过程体现会一种“政治”过程。那么,这里的问题是,会计规则的技术性范围到底是怎么一个范围呢?这个范围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会计这一独特门类的学科应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形成的自己独有的会计规则范围,或者说,会计规则范围本身的就是会计这门技术在应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形成的。

比如说,复式簿记这项500年以前所产生的独特的记账规则到现在还占据着我们进行会计处理的主流,依然是我们进行会计处理所必须遵循的主要规则。这项规则的核心在于对同一笔交易都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对它进行描述。在我们用这项特有的规则去对某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意味着我们面对这种复杂的交易事项,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交易事项的表面,而是深入其本质,既看到了其表面,也看到此项交易或事项对于企业带来的本质变化。每一笔的借贷分录其实都反映了一个来龙去脉非常清楚的交易或者事项,交易或者事项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具有平衡功能的借贷会计分录中找到确定的坐标。会计规则作为我们应对经济环境的独特手段,其实起着应对经济环境当中的不确定性的独特作用。会计规则选择本身,在我看来,其实也构成某种我们应对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手段。复式簿记的例子可以非常好地证明这一点。

再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我们有一项独特的处理规则,即需要对其计提折旧来将其资产本身的价值逐渐结转到相应的成本费用当中去。这项规则的形成其实并不一蹴而就的,据笔者的了解,是经历了资本市场当中的惨痛教训才得以形成的。我们最早对于企业一些能够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并没有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这项折旧的处理,在早期大工业革命初期在固定资产占企业产品价值的比例并不大的情况,并不会引起大的问题。但是这项处理在美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却带来资本市场上的灾难。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当时,美国有一大批铁路公司上市,这些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了大量的民间资金,进而带来铁路公司极为迅猛的发展,但这个发展建立在其大规模地将资金投入于铁路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当中,起初这些铁路公司的会计处理当然也与以前一样,并不是将这些投入于铁路的资金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然后逐期通过计提折旧费用化。这样早期的这些铁路公司在不扣除折旧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极其高额的利润收益,借此这些公司也大量地给股东发放股利,从而引起当时在资本市场上投机铁路公司的风潮,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被炒到极高的价格。但是好景不长,因为这些公司当中所分配的股利当中其实大部分是属于未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摊销费用。等到铁路公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理和扩建需要资金的时候,铁路公司已经没有足够的未分配利润去支持企业去弥补此资金缺口。最终计提折旧变成一项稳定的会计规则,去应对今后有可能出现的固定资产再投资导致的资金缺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把折旧这项会计规则的形成,看成是为应对固定资产再制造所需要的资金这项不确定性事项而提前应对的手段而已。

以上是我们从会计规则本身的选择的角度来证明会计规则的选择本身也是为了应对某些方面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或者说,某项会计规则的形成本身是为了应对某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下面我们从会计规则内的选择,也即会计政策选择方面来探讨不确定性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

依据会计政策的分类不同,我们可以从中推理出不同种类的不确定性。我们试着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这个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坏账政策是一项重要的会计选择,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选择也是一项重要的会计选择,存货发出到底采取哪种方法也是企业需要选择的。不过这几种会计政策对应的不确定性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企业的坏账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公司独特的收账政策以及销售策略,公司的产品是不是具有独特的个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综合的因素决定了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是决定企业采取多少比例来提取坏账的基础,而这个会计政策本身的确定,从反映企业真实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企业自身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的概率有多大,就应该提取相应比例的坏账。所以,是企业独特的因素决定着坏账会计政策的选择。在影响企业坏账计提比例的因素当中,大部分是企业特有的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坏账会计政策的选择主要受的是企业特有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为企业与企业的销售政策各不相同,收账能力不一样,销售的产品也有差异,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要求我们给予企业选择自己相适应的特别的坏账计提的会计政策。提供这一项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企业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去估计最佳的坏账计提比例,进而最为客观地逼近企业真实的应收账款情况。这个例子是微观的不确定性对于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的典型例证。

第二类的不确定性是指中观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行业的不确定性。企业都是处于不同的行业之中的,不同的行业会有着比较相近的会计政策的处理,这主要是受同一个行业相对一致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如说,高科技行业计提折旧的方法与商贸企业计提折旧的方法就完全不同。高科技行业因为其处于比较动荡的竞争环境以及其产品本身可能更新换代的频率是比较快的,所以,对于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处理可能更倾向于是采用加速折旧法,同时,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的界定也会更短一些。而对于商贸企业来说,其经营相对稳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相对稳定,这种行业的折旧政策的选择可能更倾向于是简化处理,采取直线折旧法就可以了。因为行业不同背景因素的存在,而导致采取不同的折旧会计政策应该来说,反映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的背景,这种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所处的行业不确定性的反映。若是我们一刀切地要求所有的企业都采取直线折旧法或者是加速折旧法,我们显然无法更好地反映企业所处的不同的行业背景。

第三类的不确定性是指宏观的不确定性,资产价格的波动,利率的波动,汇率的波动都是这个方面的表现。我们也举具体的例子来说,在我们对于存货的发出进行计价时,有多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加权平均法。这几种方法的选择之所以会产生差异,其实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假设存货的价格会发生波动,而当然事实上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货的价格波动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铜期货价格的波动,年初与年末的价格可能相差很大。而反过来想,如果企业存货的价格没有波动或者说其波动的幅度很小,在存货的发出时,选择哪种方法去计价其实并不会产生差异或者说差异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的选择其实就不重要了,我们提供这种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因为一方面这种宏观因素比如说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带来不同的计量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才需要在会计政策的处理上去进行选择。

以上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了不确定性对于会计选择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因为不同类别的不确定性决定着我们有着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会计政策的选择其实也是提供了一种我们应付不确定性的手段,会计政策选择从会计的角度提供了政策选择空间以应对各种类别的不确定性。

四、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

以上我们讨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会计选择,即会计规则选择与会计政策选择。并且,我们分别讨论了这两种会计选择其实都可以看成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手段,不过,它们应对不确定性的种类并不相同,会计规则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应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不确定性而产生出来的,选择会计规则本身往往意味着会计这项特有技术手段的完善与发展。而会计政策选择则是在会计规则的范围内所进行的选择,在这个会计规则当中之所以提供选择,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应对于不同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存在,让我们意识到提供会计选择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手段之一,如果我们要完全取消会计选择,无论是会计规则选择,还是会计政策选择,将使我们丧失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手段,同时因为选择本身与市场经济的契合,也使得会计选择在应对市场经济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市场给予经济的极大推动,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带来的自由选择,从而带来资源的更佳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计选择本身在应对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其本身与其他的选择一样,其实是给予会计人员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和市场经济当中的其他自由一样,会使得会计本身具有更大的价值。会计选择此时的重要性,并不仅仅体现为其应对不确定性时所起的作用,还体现在其本身所具有的选择自由特质,进而成为最为契合市场经济的会计制度。

本部分,我们分析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讨论了不确定性与会计选择的关系之后,或者说,我们在不确定性的视角对于会计选择进行重新认识后,我们对于盈余管理的看法也相应地会发生一些改变。下面我们从这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与会计选择相生相伴的。当然,我们之前一般理解的盈余管理一般是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界定了盈余管理的范围。但是我们如果把会计选择区分为会计规则选择和会计政策选择,那么,盈余管理作为与会计选择本身存在紧密联系的一种会计行为,其相应的盈余管理的空间将得到拓展。通过会计规则选择,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延伸到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之中,甚至可以通过改变会计规则或者否决某项会计规则的方式来达到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我们可以举出比较明显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大概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即FASB)拟出台会计准则取消在石油企业当中采用成功法去进行会计处理,这一规定将使众多小的石油公司当期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成功法意味着石油公司不能通过资本化来使得一些石油勘探开采费用进入到企业的资产当中,这会导致这些石油公司的利润表非常难看,所以这些小石油公司就联合起来,对国会进行游说,要求国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施加压力,不让此项准则通过,最后证券交易委员会不得不行使了准则的否决权,否决了这项会计准则的颁布。通过这项准则的否决,这些石油公司其实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盈余管理,成功地将有可能给公司财务数据带来重要影响的会计规则予以否决而不执行,实现了对于企业财务数据更为有利的“管理”。

将会计选择区分为会计规则选择与会计政策选择,相应的盈余管理的层面其实也应该做出区分,即区分为会计规则层面的盈余管理和会计政策层面的盈余管理。当然前者会计规则的选择是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基础,这样前一层面的盈余管理也就决定了后一层面的盈余管理。而且,相对来说,会计规则层面的盈余管理是更为重要的。

在分析了以上的会计选择的必要性之后,我们对于盈余管理本身需要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传统对于盈余管理的理解,一般认为,其与会计造假、会计舞弊之间的关系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对于盈余数据的操纵这一概念我们似乎是可以把以上的三种情况都包括其中。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会计选择存在着其显然的必要性,这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应对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但这种选择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可比性的考虑,过分地强调会计选择的自由,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更为宽泛的选择其实也就是意味着可比性的丧失。如何把握会计选择所造成的这两种后果之间的平衡,是会计艺术表现所在,也是会计师具有职业性,需要做出众多的职业判断的根本缘由。会计选择空间或者说会计选择度可以用来刻画这种平衡的把握。良好的会计选择在满足其应付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并不会使会计信息丧失基本的可比性,当然更不会如会计舞弊本身一下给整个经济带来致命的后果。会计选择空间或者说会计选择度一定是基于不会带来可比性的丧失以及产生会计舞弊的基础之上的,要不然会计选择是带来自由了,但泛滥的自由也带来了致命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理解中性词的盈余管理,我们也许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我们如果要对会计操纵与盈余管理之间做出准确的区分,其实只需要把握一点就可以了,那就是会计操纵是超越了会计选择度的范围,也即这种会计操纵会带来可比性的丧失,或者是产生会计舞弊的致命结果。而盈余管理本身一定是在会计选择度的范围内所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既有利于我们去应付在会计领域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真正发挥会计规则在契合经济环境当中的作用,使得自由的市场经济运行得更为顺畅。

如果我们是从以上的角度来界定的盈余管理,那么,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盈余管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值得我们去鼓励的,也是具有正向效应的会计行为。不过现实当中,会计选择度当中“度”的界定与把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概念上对其做出界定,但现实当中的会计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具有事后性,我们在事前也许并不容易去判断到底某一项会计选择的后果。会计选择具有经济后果,但是这个经济后果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我们只有通过事后的观察才能验证。当然,会计选择的必然性带来盈余管理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这也给我们研究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或者从另一角度来说,我们既然需要会计选择来帮助我们去应对会计当中的不确定性,那么由此带来的盈余管理其实就是会计选择的必然反映,也是会计选择的表现形式。盈余管理在会计当中的地位理应得到重新认识。

会计选择空间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与范围,是我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必然基础。但是就盈余管理本身的动因而言,与会计选择这一基础本身,我们是要加以区别的。盈余管理的最为根本的动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盈余管理具有经济后果,而这经济后果会影响到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在市场当中趋利的个人以及企业必然会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而去进行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在此的角色扮演中其实身披二职,一是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实现个人或者企业之间利益的均衡,二是盈余管理为实现会计选择的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具体的操作之道。盈余管理在实现会计选择特有功能与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方面达成某种平衡。最佳的盈余管理应该是既可以帮助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其利益极大化,也可以满足会计选择所应该具有应付不确定性的作用。

从之前众多的学者所探究的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来看,债务契约假设、政治假设以及薪酬假设都应该看成是盈余管理在实现各方利益均衡化的过程所出现的具有特有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些假设本身也是从众多方面去体现盈余管理如何去平衡利益关系。这些假设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的实证,其实正是这种利益平衡的表现,但这些假设本身也只是构成利益平衡的某个方面。这里斗胆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是,所有这些得到验证或未得到的验证综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反映盈余管理在平衡利益方面的作用。而盈余管理在会计选择当中的作用显然是被忽略了。本节的撰写目的,其实也是主要针对的这后一方面,关注盈余管理在会计选择当中的重要性,我们对于盈余管理才会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会有更为积极的认识。因为盈余管理所体现的会计选择行为,正好契合了会计与整个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会计应对不确定性过程所能体现的作用。

五、小结

本节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盈余管理和会计选择问题,这个视角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经济学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众多的经济学者曾经对其进行过探索。对于不确定性的理解及作用我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不过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研究了会计选择问题。我们把会计选择区分为会计规则选择和会计政策选择,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很显然会计规则选择决定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范围和空间。我们在论文中证明了,这两种会计选择都是企业用于应对不确定性的手段,给予企业会计选择的自由,正如给予企业在市场当中的订约自由一样,有助于企业从会计角度去应付这个不确定的环境。

会计规则的选择(或者说形成)是在应付一个个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演化而成的;而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其实是应付着不同层面的不确定性。会计选择空间本身其实是应对不确定性合理范围。我们从不确定性的角度认识了会计选择的必然性,而会计选择的必然性带来盈余管理的必然性。会计选择在应对不确定性和信息可比性方面需要找到某种平衡,我们把这个归结会计选择度或会计选择空间。

会计舞弊其实是一种欺骗,其本质并不是一种会计选择,而是一种对于会计数据的捏造,是真正的无中生有,或者是夸大数据。由此产生的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会计选择度或会计选择空间的存在提供了盈余管理的基础。盈余管理是会计选择的体现,而因为不确定性而需要的会计选择构成了盈余管理存在的前提。也即是说,没有不确定性,我们无须会计选择,而没有会计选择,不会存在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在契合会计选择的自由与信息的可比性方面真正做到了平衡,从而使得盈余管理成为一种典型的会计行为,也是在均衡各方利益和实现会计选择应对不确定性两者之间找到其在会计当中的立足点,也使得盈余管理真正成为一种“管理”手段而在会计领域当中持续存在,成为会计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