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勃仑效应是什么

2023年12月28日15:01:5677

一、啥是凡勃仑效应

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而越愿意购买。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生活中,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鞋,在普通鞋店卖6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600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00万元的手表、10万元的包包、2500万元的顶级跑车,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能在市场上走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其中原理。  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或者说绝大情况下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或者是满足你所要的身份认同感。

换句话说,很多时候购买昂贵的商品是为了自我虚荣,一方面也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身份,因此在此情形下,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

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里,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二、为什么呢?

为此,商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凡勃仑效应探索新的经营策略。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反思:追求高档奢侈的产品是否一定意味着的较高生活品质(比如说带着大金链子),是否奢侈品适合我们现有的经济水平。

即使我们有能力追求这种奢华的生活,我们的目的是什么,纯粹是为了炫耀,还是为了自我追求(有钱也不要太任性)。

诚然,有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品牌的东西体现出自己的身份,我们见一个客户时不能太过于随意的穿着,但是反过来讲,过分的注重品牌和奢侈品的穿着可能显得过于庸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内在的不自信,木子注意到越是很厉害的大佬越是可能随便的穿着,比如随意的穿着一身优衣库,但是却可能带着价值100万的大金表,我们单纯的从穿着上面很难判断出他的身份等,但是我想越是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越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认同,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加,我们日渐成熟,思想的睿智和过硬的能力让我们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我们很多时候也就无需通过自己的外在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此外,凡勃仑效应其实很常见。

与住豪宅、开名车、带名表、购奢侈品一样,重金征婚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如愿以偿征到配偶,似乎到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位富翁通过登广告得偿所愿);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公众的关注和私人财富、身份地位的充分展示,一掷千金阅尽美女的快感)。这种“炫耀性消费”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凡勃伦效应”,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如果仅仅是出于一种单纯的炫耀性消费,似乎也本应无可厚非,掌握亿万财富的富人究竟如何使用财富都是富人自己的事,与他人并无关系。但是,在类似的富豪征婚要求里,似乎无时无可不流露出已与进步社会格格不入的沉渣思维――男权逻辑。

1899年,42岁的凡勃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重要经济学著作《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此书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理论”不仅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寄生阶级的奢侈消费进行了最尖刻的讽刺,实际上也颠覆了正统经济学的理性消费理论,成为他对经济学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    凡勃伦的所谓有闲阶级,指杜绝一切具有实际价值的工作的上层阶级。他们主要从事政治、战争、宗教、运动比赛等非生产性或荣誉性的业务。与只相对的是劳役阶级,是从事体力劳动、生产工作或同谋生直接有关的日常工作的下层阶级。在凡勃伦看来,有闲阶级的产生,即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业务的分工,来源于从野蛮时代向非开化时代发展过程中男女基于性别的自然分工。在狩猎为主的部落,男性所具有的果敢、强壮、魁梧等性格或气质特征,使其胜任应付突然、剧烈的变故。因此,男子“生来就是从事于打仗、打猎、运动比赛和宗教崇拜的。”而女子则从事常规性的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事实上整个生产业务是从原始未开化社会由妇女担任的那类业务蜕化而来的。”这种分工强化的结果,出现了男人专门打猎,而由女人搬运猎物的格局。“如果不涉及武力的使用,是不值得男子去做的。”由此进一步形成的观念是,侵占是可敬的、光荣的、高贵的;而劳役是低贱的、不体面的。

进一步,凡勃伦认为,人们之所以占有财物,其真正动机在于获得荣誉,实现歧视性对比。“所以要占有事物,所以会产生所有权制,其间的真正动机是竞赛。”竞赛、荣誉或歧视性对比的心态早就存在于私有财产产生之前的原始时代。那时,战争中的胜利以及对外掠夺的收获是部落及其首领显示其武力的方式。荣誉在敌我之间的歧视性对比中体现出来。私有财产产生之后,荣誉和歧视性对比产生于财产占有。“财产之所以有价值,已经主要不再是由于可以把它作为战斗胜利的纪念,而是由于借此证明其所有人比同一社会中其他个人处于优势地位。”歧视性对比主要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对比。积累财产成为获得成就与优势的象征。财产的占有是博得声誉和尊敬的基础。为了在歧视性对比中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有闲阶级必须摒决劳动。于是,有闲阶级将劳动看成是有损体面的事情。“波利尼西亚地区的某些酋长,为了保持尊严,他们宁可挨饿,也不肯用自己的手将食物送到嘴里。”“法国某国王,据说由于要遵守礼节,不失尊严体统,拘泥过甚,竟因此丧失了生命。这位国王在烤火,火势越来越旺了,而专管为他搬移座位的那个仆人刚巧不在身边,他就坚忍着坐在炉边,不移一步,终于被熏灼到无可乌桕的地步。”为了显示财产和优越感,有闲阶级还致力于炫耀性消费。消费的目的仅仅在于消费本身,在于炫耀和攀比。为了显示优越和荣誉,甚至出现了不事生产的主妇和门客、仆人的“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