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鞭效应?
当信息从终端客户(消费者)向供应商传递时,无法有效实现真实信息共享,会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大波动的现象叫做长鞭效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开了家超市,一个月平均售卖6000瓶牛奶,订货时会把数量报给中间商,结果中间商担心不够卖,向上层经销商反馈时又加上500瓶。上级经销商接到中间商信息时,同样担心你不够用,又在此数据上加了500瓶,到品牌方供应链端时,数据已经从6000涨到7000瓶。
这个过程造成了供应链生产与实际销售不符,供给远远超过需求,整个过程就是长鞭效应。简单来说,信息经过层层传递,会被加大、减少;站在传递者或接受者角度看,都没什么问题,可由于中间存在时间数量差,难免会造成整个供应链系统混乱。长鞭效应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很多的影响,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库存高企、运营成本上升和现金流紧张。
长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和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应付环境变异、库存责任失衡和短缺博弈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如何解决长鞭效应呢?
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个鞭子缩得越短越好,这样引起的变化也会很小。以下是可以考虑的方法:
1、供应链上下游同步,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上游的过度反应,使供应链更加透明。比如上游的客户有促销的计划,就需要及时通知下游的合作伙伴做好准备,这样下游就会知道促销是个短期行为,需求量增加是暂时的现象。
2、保持价格稳定,不要频繁更改批发价,这样零售商不再战略性地提前购买。
3、供应链的各个合作方建立一个长期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上下游互相协同配合。比如建立预测管理机制、增加供应链可视化,共享真实需求信息。
4、引用先进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加预测需求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