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是什么意思

2024年7月17日15:38:52116

什么是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租赁合同,以融物为表现形式,内容实质上是融资。通常用于购买昂贵的资产,例如大型机器设备、船只,飞机等。在订立融资租赁合同时,出租人事先并不拥有租赁物,而是会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购买所需的资产,然后将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以及利息和其他费用。在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人可以选择购买资产或者将其归还给租赁公司。

简单理解就是,你需要用某个设备,很想要买,但是买不起,这时你可以找个有钱人(融资租赁公司)买下它,然后租赁给你使用,融资租赁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资产的有效使用期。承租人可以在租期内,长期占有使用设备。出租人将与租赁物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

而普通经营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形式,通常承租人单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上短期的需要而租入资产,承租人对出租人已有的物件交付租金后,拥有使用权,租赁期满后,将物件完好地退还给出租人。出租人要向承租人提供设备的保养、保险维修和其他专门性技术服务。一般经营性租赁中只涉及两方当事人:出租人和承租人。在订立传统的租赁合同时,出租人事先已经拥有了租赁物。

新准则下的租赁:

2018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6趋同。核心变化主要是取消承租人关于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分类,因为在原租赁准则,下承租人的经营租赁会形成表外资产,这些年来国内外不少财务舞弊,是承租方将实质上的融资租赁,以经营租赁的形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资产和负债都不上表的目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新租赁准则通过承租人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方式,弥补这一漏洞,进一步降低财务报表粉饰的可能性。要求承租人对所有租赁(除了选择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确认折旧和利息费用。在出租人方面,基本沿袭了原租赁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但改进了出租人的信息披露,要求出租人披露对其保留的有关租赁资产的权利,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战略、为降低相关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等。

以下是承租人账目处理的前后变化:

融资租赁是什么意思

新租赁准则对企业影响:

在新准则下,对于大量采用经营租赁的行业,包括零售、运输航空、电信、教育、医疗等,由于会计处理的变化将造成承租人的财务指标发生重大变化。从2021年开始,当我们看到公司财务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时,可能是新租赁准则的实施造成的。以下是几个明显指标的变化:

1、资产负债率可能会提高,原准则对于经营租赁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是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的,容易出现表外融资的情况。新租赁准则下所有租赁资产(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除外),都需要计入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从而提高资产负债率。

2、对于现金流量表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相关的数据,也会发生变化。原租赁准则下,经营租赁费用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新租赁准则下,租赁负债本金及利息都计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这样的话,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从而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3、在原准则下,租赁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从EBITDA中扣减;新租赁准则下,租赁资产需计提折旧并确认相关财务费用,而EBITDA中不扣减折旧和财务费用,因此金额将有所增加。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