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能够迅速流动的资产,也就是能迅速变现的那些资产。主要包括现金、短期可交易的证券投资、应收票据、应收款项等项目。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是不确定的。有些企业存货包括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原材料需要生产加工成商品才能进行销售,变现周期较长,库存商品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滞销积压的情况,变现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都是已经支出的,只是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不具有变现能力,所以理论上也应减掉,但实际中如果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
如何分析速动比率?
举个例子,XYZ公司年初的流动资产为500元,存货为300元,流动负债为300元。年初速动比率:(500-300)/300=0.67;年末的流动资产为600元,存货为200元,流动负债为300元。年末速动比率:(600-200)/300 =1.33。
速动比率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尽管企业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从而有可能表明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不高。
有些企业虽然速动比率大于1,但速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并不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一定是强的,因为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存在很多坏账。所以,在评价速动比率时,还应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