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1560年由英国著名金融家托马斯·格雷欣爵士提出。指的是在实行双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货币A和B同时流通,如果其中一种货币A发生贬值,即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那么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B将被收藏起来,甚至在市场上消失,而劣币A将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钱包里有两张100元现金,一张十分破旧而另外一张是新钱,人们倾向于先使用旧钱,而把新钱藏在钱包里。新钱和旧钱的法定价值是一样的,均为100元,但是人们总觉得较新的钱会带来额外的效用,总感觉新的100元价值更高,称之为良币。因此市场上流通的旧钱会更多,而新钱会被贮藏。
格雷欣法则的应用
格雷欣定律虽然说的是货币,但在商业领域,人才市场,信贷市场都无处不在。
让我们举几个例子:一些企业,由于薪酬制度惯性,低素质员工与高素质员工薪酬水平大体相当,这样会导致有能力、能产生绩效的员工不满意,而游手好闲的员工却愿意待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最后这类岗位将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高素质员工被低素质员工所驱逐,有能力的人退出这类工作岗位。当市场上充斥着廉价而效果差不多的盗版光碟,那么就没人会再去花高价去购买正版光盘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在二手车市场,买车人和卖车人对汽车质量信息是不对称的,市场里好车至少卖10万,坏车约2万,对买家来说一般只愿出平均价6万左右去买二手车,久而久之,真正质量好的二手车慢慢地被质量不好的车从二手车市场驱逐出去。
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种市场现象,我们不可能回避这种现象,但是通过了解这种现象发生的规律及其根源,加以因形势利导免受其害。劣币驱逐良币的解决办法是监督和惩罚,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更深层又是公平问题,社会的公平会有利于社会整体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