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LF ?
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的全称是中期借款便利,俗称“麻辣粉”。它是人民银行2014年9月创设的新的货币调节工具,简单来说,就是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借给三农和小微企业,期限一般为3个月到1年。这样短时间就可以满足市场货币的需求。
那是不是所有银行都可以从央行借到钱?当然不是,想从央妈那里借钱,是有门槛的,就是质押品,这些银行需要抵押一部分优质的金融资产,从央妈那里获得流动性支持,央行可以通过控制MLF的投放量和利率,来影响市场的货币供应和市场利率。
2023年6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37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到期的2000亿元MLF,实现净投放370亿元。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为2.65%。
MLF 和LPR有什么关系呢?
MLF是央行的货币调节工具,是有形的手。当市场货币供应不足或过剩时,可以通过该工具来调节。LPR是金融机构给出的反映市场真实贷款利率的参考值。每月20号调整,这个值是跟随市场这只无形的手MLF而变化,也可以简单理解为,MLF是央行向银行提供借款的参考利率,而LPR是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时所产生的利率。
新的LPR形成机制是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的。共有18家银行每月根据MLF等市场利率报出LPR,去掉最高值和最低之后形成的价格,就是每月公布的LPR利率,LPR=MLF+银行平均加点。LPR报价出来后,各银行再根据自身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等因素,在LPR基础上加点形成自己的贷款利率。
由此可见,MLF利率的上调或下调,一般都会传导至LPR利率,并最终影响贷款利率。比如MLF利率下调后,LPR利率有可能在未来联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