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率倒挂?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去银行存钱,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因为我们总觉得存的时间越长,银行不会有赎回压力,可以拿去放贷投资等,为了鼓励大家把钱留存久一些,必然长期利率大于中短期利率。
然而,近些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利率倒挂,就是说中短期利率反而比长期利率高。就如3年期存款利率最高3.15%, 而5年存款利率才2.75%,收益曲线向下倾斜,出现倒挂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利率倒挂的现象呢 ?
众所周知,银行主要盈利模式是赚取利息差,贷款利率是销售价,存款利率是成本价,比如当银行给储户3%的存款利率,那必须能以高于3%利率放贷出去。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市场预期悲观,大家都担心未来经济形势,就业率低,企业和居民的消费,投资,贷款意愿不强烈,反而大家都愿意去存钱,那么银行就不差钱,也就不愿意付出高成本揽储。
其次,在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时间短可控,5年时间太长,万一后面几年突然利率降得更低,银行当然是风险因此就会出现长期利率比中短期利率还低的情况。
利率倒挂的影响是什么呢 ?
近年来,四大国有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5年期存款产品就曾出现过倒挂现象,也有不少三年期利率和五年期利率保持一致,没有显出期限长的优势。这种收益率曲线倒挂其实不利于银行,因为它违反了商业模式的基本面,倒挂的时间越长银行面临的环境可能就越具挑战性。
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除了银行存款中出现,还会出现在一些别的理财产品中,比如 美国长短期国债。上半年,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曾已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200个基点,出现债券收益率倒挂的现象,并创新高。债券收益率倒挂往往伴随经济衰退,从历史经验来看,会在经济衰退的12-18个月前出现,这可能预示着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即将到来。
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虽然反映了对未来经济疲软的预期,但是也只是一个方面的指标,有时候利率的倒挂只是一些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的短缺,供需关系而造成的现象。有长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地方性银行长期定存,保本银保相关产品,基金等都或许是可以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