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始末

2024年10月15日11:39:05253

2002一2006年,美国住房市场一片繁荣,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在此期间,美国次贷新增贷款额度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8%。

什么是次级抵押贷款?为什么会产生?

次级抵押贷款,也被称为次级房屋贷款(Subprime Mortgage),是指向信用记录不佳或收入不稳定的借款人提供的高风险贷款。这些借款人一般无法满足传统房贷要求,如按揭贷款的首付要求、信用评级标准等,因此他们被分类为次级贷款借款人。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始末

次级抵押贷款是在低利率环境下产生的。如上图所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为拯救低迷的国内经济,美联储开启了降息周期(进而增加市场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回暖),在2001-2003年间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低利率促使贷款成本降低,鼓励更多人购买房屋和投资房地产。

而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房价大幅上涨。这导致更多人投资和购买房屋,包括那些无力承担传统贷款要求的借款人。

随着房价上涨和借款需求的增加,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放松信贷标准,包括对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人提供贷款,这使得次级抵押贷款变得更加普遍。

此时,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称为抵押贷款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的金融产品,重要组成部分是次级抵押贷款。这些MBS被切割成不同级别的债券,吸引了投资者。然而,缺乏透明度和复杂性加剧了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简单点说,就是通过数字游戏将该金融产品层层打包成十分“安全”的资产卖给各路投资者,风险也随之转移到了投资者,而提供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也因此更加肆无忌惮的发放次贷。

因此,次级抵押贷款是在低利率环境下,伴随着膨胀的住房市场、松散的信贷标准和金融衍生品的流行而产生的。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由于经济回暖,从03年之后美联储开始加息,市场流动性逐步减少。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住房市场不断降温,购房者通过出售住房或抵押住房实现再融资变得困难。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住房贷款的违约率迅速增高,银行的贷款难以收回,导致一些银行遭受了严重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由此,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政府支持下的两家最大的房贷企业一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债券迅速降级,股价大幅下挫,市值剧烈缩水,面临崩盘危机。为了恢复市场信心、稳定评级与价格、刺激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美国政府接管了"两房",注入了1,000亿美元,并收购了10亿美元的优先股。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危机的继续发展和蔓延,最终在2008年9月引发了华尔街风暴。

房地产危机演变为经济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4日,美洲银行宣布以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公司。与此同时,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因为面临超过6130亿美元的负债,申请破产。另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因为持有过多信用已经违约的到期合同,向美联储申请紧急短期贷款。债务危机导致了流动性危机的爆发,最终演变成信用危机。

危机对美国金融系统造成了严重冲击后,它通过信贷紧缩、资产价格下降等形式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美国的汽车、电气、零售等行业都遭受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企业陷入了破产边缘,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削减股息。到2008年底,全美失业率达到了7.2%,而到2009年底则上升至10%。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在2008年全年的跌幅接近40%。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导致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相互持有别国的资产,因此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系统较为发达的欧盟和日本等国也直接受到了影响,出现了流动性紧缺、金融机构亏损或倒闭等现象。同时,受到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全球消费市场的需求大幅减弱,严重影响了以加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新兴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8%,而2009年出现负增长,为-0.6%。

二、应对举措

各国的应对举措

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重建市场信心,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如降低利率、向市场注入资金、提供贷款担保等。同时,他们还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以刺激经济发展。

美国的应对举措之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的救助措施方面,联邦储备系统(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组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降息:2007年第四季度至2008年底,美联储连续十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至0.25%的水平。

2.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鼓励开支和借贷。从2008年11月至2014年2月,美联储实施了四期量化宽松政策,总计购买了4万亿美元的问题资产、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3.提供特别贷款:通过提供特殊贷款等方式对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2008年9月,美联储与美国十大银行合作成立了700亿美元的平准基金,为面临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随后,美联储委员会还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濒临破产的美国国际集团提供了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美国的应对举措之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

2008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值为1680亿美元的经济激励计划,旨在通过增加退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同年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住房援助法案,为无力偿还房贷的购房者提供150亿美元的购房退税。

同年年底,奥巴马上台。国会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复兴和再投资法案,用于税收减免、社保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此外,奥巴马总统还承诺实施了约2700亿美元的房地产市场救助计划,帮助最多900万住房者削减抵押贷款还款额,帮助最多500万住房者再融资,并收购最多2000亿美元的优先股。

除此之外,美国还在住房贷款规范、金融系统监管和产业政策调整等方面做出了努力,以增强救助措施的效果,推动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这些救助措施的作用下,美国金融市场逐步稳定,经济缓慢复苏。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引发“美元潮汐”

美国的这些救助政策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在量化宽松政策方面。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出美国市场,流向仍然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新兴国家,给这些国家造成了流动性压力,引发经济泡沫,同时也加大了通货膨胀和货币升值的压力。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2013年6月发出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这将对新兴国家产生冲击。严重依赖资本流入的新兴经济体出现资本外流,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货币的需求下降,导致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详见:美元潮汐是怎么引起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的?)。

三、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规则漏洞及监管的缺失

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学者、产业界和媒体都对危机原因进行了各种分析和解读。

作为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为了更准确、全面地探究危机的原因,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布了最终报告。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看,美国金融规则的漏洞和监管的缺失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纠正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有效自我管理能力,这导致监管机构没有尽到职责,出现了监管缺失,特别是在影子银行系统和场外交易衍生品市场等关键领域。这并不是因为监管机构没有足够的权力,而是他们选择不行使这些权力。举例来说,证券交易委员会本可以要求大型投资银行保留更多资金并停止危险业务,监管者也本可以阻止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失控。另外,在缺乏权力的领域,监管者本可以争取增加权力,但受限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环境中限制权力的因素,监管者没有这样做。

除了政府监管者的问题,金融行业本身也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通过游说联邦政府和在选举中进行政治捐款的方式,对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施加压力,迫使政府按照金融机构的偏好来制定政策和选择监管者。因此,确保保护国家金融稳定所必需的监管力量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

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美国,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类似情况。国际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监管的跨国性使得解决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需要加强合作,加强金融监管和规范,以减少类似危机的发生。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问题(即“滞涨”),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失效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进入9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了西方经济理论的主流,被广泛推广。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新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国家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作用,倡导自由贸易和资本尽可能自由流动。在金融领域,新自由主义思潮奉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只要信息公开透明,金融市场不可能出现泡沫。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全球金融产业迅速发展,但同时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却严重滞后。西方国家政府一味奉行经济自由主义政策,对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放任不管,各种风险防范机制也得不到有效执行,最终酿成次贷危机,引发了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四、未来何去何从?

尽管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退。这次危机带来了重要的教训,使得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进一步认识到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建设更强大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在宏观层面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性。当然,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国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始末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不完美的体系,在不完美的人性催化下,最终酿成了经济史上的一出惨剧。

在全球经济增长史中留下的“深V”走势更像是在历史中割开了的一个口子,窥见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深渊和略带黯淡苍凉的未来。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始末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彼时的人们或许也不会想到,08年之后的中国经济依旧上演着增长奇迹,犹如一朵扬帆起航的蔷薇,迎风绽放,踏着坚实的步伐,正在一步一步的踏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