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贷款总额增加,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和邮储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以下统称“六大行”)近五年不良贷款余额也持续上升。
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3794.5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也超过3000亿元,中国银行达到2687.81亿元,交通银行超过1000亿元,邮储银行也达到了803.19亿元。
由于分母扩大,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定。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近五年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与2020年末相比,五家大型商业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过20个BP)。邮储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比2020年末增加了2个BP,但近五年均控制在0.9%以下,整体不良贷款率在六大行中始终保持最优。
2020-2024年末“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如下表:
与不良贷款率走势基本相同的是拨备覆盖率,除邮储银行外的其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近五年拨备覆盖率基本保持上升。2024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拨备率均在200%以上。邮储银行不良拨备率则持续下降,但依然在六大行中处于较好水平(2024年末为286.2%,六大行中略低于农业银行的299.6%)。
2020-2024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如下表:
与拨备及不良相关的指标还有一个减值计提。2024年“工农中建”四大行信用减值损失均超过1000亿元,交通银行减值计提525.7亿元,邮储银行计提284.2亿元。
六大行五年来减值计提走势情况为基本持续下降。结合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虽然信用减值计提下降,但由于不良贷款率也下降,因此拨备覆盖率基本能上升,而邮储银行由于不良率在上升,减值计提下降,同步导致不良贷款覆盖率也有所下降。
结合关注率(即可能进入不良的贷款指标)、逾期率(即更可能或已经进入不良贷款的指标)和不良贷款率,“工农中建”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基本均高于逾期率(即逾期贷款均进入了不良贷款),但关注率均高于不良率。交通银行2023年末和2024年末逾期率高于不良率,即存在部分逾期贷款未进入不良,后续如逾期贷款不能及时偿还很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邮储银行则自2021年末起逾期率一直高于不良率,存在逾期不良剪刀差;此外邮储银行关注率也在持续上升。但与不良率一样,邮储银行贷款关注率在六大行中也最低。
不良贷款率的结构方面,六大行中“工建农中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均是持续多年公司类不良率高于个人不良率。邮储银行则正好相反,持续多年均是个人良率高于公司不良率。
此外,六大行公司类不良率近五年均是持续降低,“工建农中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公司类不良率已经由2020年末的2%以上下降到2024年末的1.5%左右。邮储银行更是由2020年末的0.95%下降到2024年末的0.54%。
但六大行个人类不良率基本持续上升,“工农交邮”四家大型银行2024年末个人类不良率均超过了1%,其中“工农交”三家是近五年首年个人不良率超过1%,而邮储银行则自2022年末起个人不良率就超过了1%。
具体到个人类产品方面,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依旧是六大行中个人贷款中不良率最低的产品。信用卡基本是个人贷款中不良率最高的产品(2024年末农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邮储银行的个人经营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
同类产品中,六大行的不良率也存在差异。如个人住房不良率方面,2024年末工行和农行的个人住房不良率在六大行中最高(为0.73%),交通银行最低(为0.58%);信用卡方面,2024年末工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高达3.50%,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也超过了2%;邮储银行则是个人经营类贷款不率良最高,2024年末达到2.21%。
虽然个人住房贷款是六大行中不良率最低的个人贷款产品,但从近五年趋势看,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则在持续上升,均由2020年末的低于0.5%上升到了0.58%以上。
信用卡方面,中国银行近五年信用卡不良率则持续下降;邮储银行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农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在六大行中始终保持最低;工商银行则自2022年末以来信用卡不良率出现了快速的上升,2024年末达到了3.50%;建设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也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