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底层逻辑】投资需要多听听

2025年7月3日14:16:508

阅读笔记:

投资,其实跟农民种地有着相似之处,都是 “靠天吃饭”。既然自身无法左右最终的收成,那就只能提前做好准备。丰年之时多储备“粮食”(现金、债基等),如此一来,等到灾年(市场不景气)来临,才不至于弹尽粮绝,陷入困境。

化债手段:降低利率,短债改为长债,债务由零散转为集中。

银行贷款的动力:本金不是ta的,是储户的,利息才是ta的利润。

股票没有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心理需求。决定它价格的是预期和信心。

幸福奶爸:“在某个地方亏钱,并不一定非要在同一个地方赚回来。很可能在别的地方,赚回来更容易。物来顺应,既过不恋。”

流水白菜:投资的本质是估值和增长。过高估值和盈利长期走低是投资最大的灾难。但个股未来盈利,是概率问题。回头看无比清晰,朝前看只有一团迷雾 。

流水白菜:绝大多数好公司,绝大多数人都买过。但拿到赚钱,赚很多钱,只有少数人。因为,有一种能力圈叫了解公司;有一种护城河,叫:情绪不被市场绑架。

李迅雷:尽管美国股指屡创新高,但从2010年至今,近一半(2455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是下跌的。市值增长最多的公司占比仅为12.5%,其余87.5%的公司合计市值增长为零。全部美股1985年至今累计收益率平均数为3617.1%,中位数仅1.1%。

据传李迅雷说人需要三大思维习惯:换位思考、系统思考和逆向思考。

对股票走势的预判要有想象力,当然这主要还是靠运气。

水晶苍蝇拍:

一轮牛市的节奏变化:刚开始是价值回归,从极端低值向着均值靠拢,此时大多数人还处于熊市思维的惯性里,并且宏观经济等基本面看起来也并不算明朗。但市场的预期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只不过并不容易察觉,防守和避险依然是市场叙事的主轴。

然后是成长性驱动,业绩和成长预期带动进入牛市中期。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看到整个基本面的改善了,并且这种改善已经开始反映在各个行业的财报里,市场进入一种“越涨越有道理”的阶段。整个市场的叙事核心,从“避险”变为“成长”,大多数人开始变得乐观,并且愿意为未来付出一定的风险溢价。

最后是情绪主导,市场上涨本身就是进一步上涨最好的催化,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考虑行业增长等等现实问题了,财报好也涨,财报差也会涨,一切叙事都是极其乐观的。这个时候长期不关注股市的人,开始大规模入市,一夜暴富的新闻占据各种头条,老手们已经心惊胆战,但他们的谨慎会持续的被大胆的新手们嘲笑。

所以一轮牛市下来,虽然表面上都是“涨”,其实不同阶段的背后含义已大不相同了。

红树西岸:

人既要学会低头,也要学会脸皮厚。男女关系也需要脸皮厚,如果男女都脸皮薄,话没有放开说,男女关系就很难更近一步,男女之间就没多大意思。我们在社会上,需要和上流社会的人来往,一定要脸皮厚,比如我去了一个领导的家,想说的话一定要大胆的说,但说话要有一些艺术性,领导听起来也会舒服。脸皮厚是争取机会的最关键因素。成功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脸皮薄。

普通人想发财,需要积累本金。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做股票投资10年10倍,20年100倍的宏伟计划。本金积累到一定的数量,遇到一次资产上涨,你就发财了。第一个100万最难赚,需要15年时间。但第二个100万,第三个100万,只需要1-2年。当出现某个机会,你没有抓住的话,会发现你比别人穷一大截,而且自己怎么努力都追不上。这种财富差距,靠努力工作永远追不上,阶层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年巴菲特卖比亚迪,很多人说牛逼,卖的正确。巴菲特卖完了,比亚迪还在上涨,还在创新高,你们怎么解释呢?这种事情并不是个例。巴菲特买过一个股票迪斯尼,卖掉以后又上涨了几十倍,该如何解释呢?

我觉得赚钱和认知没有太大关系。赚钱主要是敢干,而且敢冒险,加上一定的运气。我在股票上赚的钱,几乎都是靠运气,不是靠我的认知和能力。我的一些中学同学,有人靠做情趣用品发了大财。有人去香港倒水货卖到内地赚了些钱,还在深圳买了房子。还有人做婴幼儿用品赚了大钱。反倒是高学历硕士博士,有的进了研究所,他们认知很高,但没有几个有钱的。赚钱是个市场行为,你做出来的东西有人买就发财了。很多人老是举例DeepSeek的老板梁文峰,其实这样的人极少数。绝大多数做生意的人学历都不高,但自己敢干。赚钱是个市场行为,认知和看书是另一个领域的事情,完全两码事。我现在做的自媒体是认知领域的事,和赚钱没关系。

中国是一个靠制造业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像美国依靠强大的金融和科技。中国这种国情,决定了大多数有钱人都来源于实体经济,而不是金融资本家。中国的银行行长都是国家干部,不是金融家。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懂公司经营,但不懂投资。中国缺乏真正懂投资的人才。这种重实体轻投资的国内大环境,其实给了我们这些热爱投资的年轻人施展的舞台。未来20年,我一定会抓住这个红利,实现人生的价值。

2020年疫情爆发。有人说,武汉封城不久就开始大量买股票,你有点太鲁莽了,等疫情平稳后买股票不行吗?中美贸易战的时候,我开始大量买股票,很多人说贸易战过去了再买不行吗?你这样太仓促了。2024年,我大量买入医药股,很多人说,等经济企稳,等医药行业企稳再买不行吗,为什么现在急着买呢?这就是人性,面对各种危机,大多数人选择躲避。人如果不能克服人性,很难提高水平。

在股市里99%做的都是无用功。巴菲特就是靠7个股票赚了大钱,林园就是靠茅台,王富济就是靠片仔癀。巴菲特有一个妹妹波蒂,她在40岁的时候,开始领悟了,把自己所有的股票清掉,买他哥哥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她买伯克希尔股票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年龄不小了。她持有至今翻了3000多倍,她就是通过这一个股票实现了财富自由,身价几十亿美元。很多人会说买茅台的时机是20年前。现在买茅台太晚了。其实人就是这个心理,大多数人都觉得从现在开始买太晚了,再过10年他还是会后悔。

馬曼然:感觉船夫哥还是不看好自动驾驶,这次故意打脸同行,直接把天花板拉下来,看同行接下来怎么吹,因为再往L3升级是真的太难了,真正L3L4普及是非常难的。

中国经济的导演,可能计划根据各种内外因素,实现最优结果:

1,印钱解决房地产和债务的坑;

2,靠成功的科技公司、出海成功的公司以及效率提升后的公司,拉动金融市场,吸住多余的钱;

3,再靠国际化,吸引各路国际资本,进一步拉动金融市场,吸引各种货币购买人民币。最终实现印钱了,但是汇率稳定,物价也没有上涨的结果。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