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产阶层?
中产阶层(Middle Class),是指处于社会中间位置的人群,在经济、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
中产阶层人群往往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具备一定的储蓄和投资能力,通常可负担得起一定品质的住房、教育、医疗和休闲消费等。
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层,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中产阶层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较强的消费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下面,我们看下我国中产阶层的标准,以及当前的面临困境:
我国的中产阶层标准:
一直以来,全球各地对“中产阶层”的及格线标准是完全不同的。比如:
美国中产阶层,年收入在5万至1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5万至80万元;
日本中产阶层,年收入在500万至10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0万至60万元;
英国资产阶层,年收入在6万至12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40万至80万元;
不过,目前我国的“中产阶层”并没有官方标准线,在2020年的《社会蓝皮书》中提到,家庭年收入在10-50万之间,属于中产阶层,进入中等收入的人口超过4亿人,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虽然我国中产阶层规模逐渐扩大,但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差异较大,每个地区的标准并不一致,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以当地的经济水平来具体划分。
我国中产阶层的困境:
由于过去20年,我国的经济支柱,主要依靠基建和房地产,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经济的快速的发展,让很多人资产和收入快速增长,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中产,背负了巨额的房D和车D,这部分中产人群,往往受经济的波动影响最大。
他们当前面临诸多困境:
1、工作风险:
经济下行周期导致工作岗位的缩减,尤其是前些年高速发展的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以及一些产能过剩的制造业,裁员、降薪屡见不鲜。
2、生活成本:
收入的普遍下降,让这部分人群消费严重降级,每月的固定支出不变,势必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比如不出门吃饭、购物拼夕夕、不开各种会员等;
3、心理压力:
很多离乡就业的城市精英和白领,在城市打拼多年,虽有一定积蓄,但背负长期债务和高额生活成本,这时候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难免会对未来担心,持续产生焦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