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类型

2025年8月14日11:10:2223

什么是拔备?

简单说,拨备就是“风险准备金”。企业或金融机构(银行)在赚钱时,担心未来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损失”(比如客户借钱不还、货物卖不出去),于是提前从利润里,拿出一笔钱存起来,专门用来覆盖这些潜在损失。这笔提前存的钱,就叫“拨备”(Provisions)。

举个简单例子:

假设一家企业今年赚了100万,但预计明年有20万的应收账款,可能收不回来,今年就先计提 20万拨备,实际净利润按 80 万算,更真实反映经营情况。

拨备的核心作用是“提前防范风险”,避免未来损失突然发生时,企业没钱应对。其次,是把潜在损失提前算进成本,让利润更“扎实”。

拨备的类型:

1、企业的拨备:应对资产减值

企业除了应收账款坏账,还可能遇到存货跌价、固定资产报废等损失,需要计提不同类型的拨备,会计上叫“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坏账:担心客户欠的钱收不回来。

比如:一家企业卖出100万元货物,客户承诺3个月后付款,但企业发现该客户近期经营困难,预计有10%可能拖欠,于是提前计提10万元坏账拨备。

√存货跌价:库存商品市场价暴跌,卖出去会亏钱。

比如:某手机厂商库存10万台旧型号手机,成本每台2000元,现在市场价跌到1500元。每台预计亏损500元,总共计提5000万元拨备。

√固定资产减值:设备老化或技术淘汰,导致价值下降。

比如:某工厂花1000万元买的机器,因新技术出现,现在市值只剩300万元,计提700万元拨备。

2、银行的拨备:应对贷款坏账

对于银行,最主要的潜在损失是“贷款违约”,也就是借款人还不上钱。所以银行会进行拨备计提:

拨备计提方式:

银行会根据贷款的风险等级(比如“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按不同比例计提拨备。

比如:一笔 100 万元的“次级贷款”(违约可能性较高),按25% 计提拨备,即存 25万元备用;一笔 100 万元的“损失类贷款”(基本确定收不回来),按100%计提拨备,即存100万元。

举个例子:

2023 年,某银行发放房贷1万亿元,其中100亿元预计可能违约(不良贷款)。银行按规定计提了120亿元拨备。后来,其中 50 亿元贷款真的变成坏账,银行就用拨备里的50亿元来弥补损失,剩下的 70 亿元继续作为储备。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