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跨期套利中的正套与反套

2025年7月28日09:05:0644

在商品期货交易中,"跨期套利"是专业投资者常用的策略之一,而其中的"正套"与"反套"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但看似简单的概念背后,却蕴含着商品市场运行的深层逻辑。本文将带你深入理解这两种策略的本质差异及应用场景。

一、基础概念:什么是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商品的不同交割月份合约之间,利用价差变化进行的套利交易。其核心逻辑是:不同月份合约间的价差通常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当价差偏离正常水平时,就会产生套利机会。

二、正套(正向套利):顺势而为的保守策略

正套,专业术语称为"牛市套利"或"买入套利",其操作方式是买入近月合约,同时卖出远月合约。

其内在逻辑:正套本质上是在做多"基差"(现货-期货价差)。当市场呈现"近强远弱"格局时,随着时间推移,近月合约会向现货价格靠拢,而远月合约可能维持或走弱,从而获得价差收敛的收益。

适用场景:

  • 当现货供应偏紧,近月合约价格相对强势时。
  • 当商品处于去库存周期时。
  • 当远月合约溢价(Contango结构)过大时。

实例分析:

2021年铜价大涨期间,由于现货紧张,近月合约涨幅显著大于远月。假设:

5月合约价格:70,000元/吨

7月合约价格:68,500元/吨

价差达1,500元(近月升水),投资者买入5月合约,卖出7月合约。随着交割月临近:若价差扩大至2500元,平仓后可获利1,000元/吨;即使价差不变,持有至交割也可通过实物交割获利。

风险提示:需警惕近月合约进入交割月后的流动性风险;仓储成本、资金成本可能侵蚀利润;反向市场结构(近月升水)突然转为正向结构时会产生亏损。

三、反套(反向套利):逆势博弈的进取策略

反套,专业称为"熊市套利"或"卖出套利",操作方式是卖出近月合约,同时买入远月合约。

其内在逻辑:反套是在做空基差,赌的是"近弱远强"格局的修复。在远月溢价过大时,这种溢价往往包含了过度乐观的预期,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回归理性。

适用场景:

  • 当商品库存高企,近月合约承压时
  • 当市场呈现深度Contango结构(远月大幅升水)时
  • 当预期未来供需将改善时。

实例分析:

2024年10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黄金近月10月合约暴跌至1800美元/盎司,而远月12月合约因避险资金流入仅跌至1850美元,价差-50美元。

操作:买入1手12月合约,卖出1手10月合约;1个月后,加息落地利空出尽,10月合约反弹至1820美元,12月合约涨至1900美元,价差扩大至-80美元。

平仓:卖出12月合约+买入10月合约平仓,每盎司盈利30美元。

关键点:反向套利需判断远月合约的“低估持续性”,避免基本面逆转风险 。

风险提示:需警惕近月合约逼空风险;极端行情下价差可能继续扩大;展期成本可能超预期。

四、总结

正套与反套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产业供需、市场结构、交易规则等多维度的深刻理解,且还需计算其中的各种成本,成功的套利交易者往往是"半个产业专家",能够洞察那些隐藏在价差曲线背后的真实供需信号。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更多的是它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解读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