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银行拨备?
银行拨备,又称准备金,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
1、资产减值准备
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不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合理估计和判断,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
2、一般准备
是指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
举个例子:
假设银行A放了1000万的贷款,其中有10万块是确定收不回来了,怎么办?这个时候,银行A就把本年营业利润里(注意不是净利润)拿出10万块钱出来,备着。不算进本年利润里(相当于本年的营业利润亏损了10万)。
总结:
1、拨备就是资产减值准备、
2、拨备是银行对于未来风险的提前准备
3、拨备需要按照一例比例计提,且需要满足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要求。
4、拨备类似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但二者有完全不一样,可以类比的进行理解。即拨备的累计值会变动,进而影响当期损益。
拨备覆盖率(即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150%;
拨贷比(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余额)>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