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张什么?

2025年9月18日11:19:436

今天我们学习“凯恩斯经济学”

01、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学

疫情那两年,不少地方政府发消费券、修新基建,有人吐槽 “政府这是在乱花钱”,也有人拿着消费券买了家电,觉得 “实实在在享了实惠”。

其实这些做法背后,藏着一个影响世界近百年的经济学理论 —— 凯恩斯经济学。

它不像数学公式那么枯燥,反而像给生病的经济开的 “救心丸”,核心就一句话:经济不行时,政府得主动 “出手”,别让市场自己 “躺平”。

先说说凯恩斯这个人,他是 20 世纪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一辈子都在琢磨 “经济为啥会萧条”。

1929 年大萧条时,美国失业率飙升到 25%,工厂倒闭、银行破产,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可当时主流经济学家还在说 “市场会自己恢复,政府别插手”。

凯恩斯看不下去了,写了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说市场不是 “万能的”,就像人会生病一样,经济也会 “犯迷糊”,这时候得政府来 “推一把”。

就像家里的水管冻住了,光等着天暖和没用,得主动烧点热水浇一浇,水管才能重新流水 —— 凯恩斯经济学,就是给冻住的经济 “浇热水” 的学问。

02、举个栗子

凯恩斯经济学最核心的观点,是 “需求决定供给”。

简单讲,就是老百姓愿意花钱买东西,企业才会愿意生产;要是大家都不敢花钱、不敢投资,经济就会 “冷下来”。

比如某小镇上,大家担心失业,都把钱存起来不消费,服装店卖不出衣服就会裁员,被裁的人更不敢花钱,最后整个小镇经济越来越差。

这时候政府要是出手,比如给小镇修条路,工人有了工资就会去买衣服、吃饭,服装店生意好了就会招人,经济慢慢就活过来了。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搞 “四万亿计划”,修高铁、建机场,不仅解决了很多就业,还让高铁成了中国的 “名片”—— 这就是凯恩斯说的 “政府刺激需求,带动经济复苏”。

凯恩斯说的 “政府花钱”,是 “精准花钱”,比如花在能创造就业、带动产业链的地方,不是乱撒钱。

就像家里装修,钱要花在换漏水的水管、修老化的电路上,这些地方修好了,家里才能住得舒服;要是把钱都花在买没用的装饰品上,问题没解决,还浪费钱。

去年某城市用政府资金建了社区养老中心,不仅解决了老人 “养老难” 的问题,还招聘了护工、营养师,带动了周边餐饮、超市的生意 —— 这才是凯恩斯主张的 “有效支出”,花一笔钱,带动一串效益。

凯恩斯经济学里还有个经典的 “乘数效应”,说政府花 1 块钱,能带动市场产生好几块钱的效益。

比如政府花 100 万修公园,包工头拿到钱会给工人发工资(假设 50 万),工人拿到工资会去买生活用品(50 万又流到超市),超市老板赚钱后会去进货(50 万流到批发商),最后 100 万的政府支出,可能带动了 200 万甚至 300 万的市场流动。

就像往池塘里扔一块石头,会泛起一圈圈涟漪,政府的 “钱” 就是那块石头,能带动整个市场的 “水” 流动起来。

0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像古人说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不是直接给老百姓钱,而是通过政策 “激活市场”,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现在提到凯恩斯,还有人会争论 “政府该管多少”,但没人否认他的贡献 —— 他打破了 “市场万能” 的迷信,让大家知道经济需要 “政府和市场配合”,就像开车需要 “油门和刹车”,光靠一个肯定不行。

对于我们来说,不用深究复杂的经济模型,只要记住:好的经济政策,从来不是 “放任不管”,也不是 “过度干预”,而是像好医生一样,根据病情 “对症下药”。

毕竟,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都能有工作、有收入,过上安稳日子 —— 这,才是凯恩斯经济学最朴素的初心。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