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熊市以来,沪深300指数已经下跌了35%,在这种跌幅面前,投资者心中总有两个声音在呼喊,到底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呢?实际上,投资中是不需要真正清仓的,我们完全可以是穿越牛熊,只有学会了穿越牛熊就再也亏不了了。
股市的大幅波动是不可避免,投资的收益是非线性的, A股市场的特点是牛短熊长,80%的上涨来自于20%的时间。
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Wind全A上涨245%,回避最差的20天将上涨1750%,但若错过最好的20天将下跌18%。
那么,很多投资者会说,那我只要买在涨幅最高的20天,避开下跌幅度最大的20天不就可以了。而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只能从“后视镜”中去对号入座,却无法做到精准预测和正确择时。
正确择时、规避下跌很有价值,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想要精准避开下跌最惨的20天、买在涨得最好的20天,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想象中的“完美择时”往往可能只是错误的“追涨杀跌”,最终或导致“股票上涨400倍,股民却还是没赚到钱。一旦因为择时而踏空涨幅较大的几日,投资回报或大打折扣。
实际上,长期上涨的股票无法短期内兑现长期年化收益,大部分股票投资者在牛市总是喜欢换来换去,最终都套在了牛市的最高点。
只有在熊市的底部敢于买股票,那么坚定的持有到牛市的高点才能大赚特赚。想要获得更高收益,耐心“长持”可能是正确的选择。
彼得·林奇说过,“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到恐慌就想抛掉股票,说明你还没有学到股市中生存的方法。” 在投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不仅仅取决于你的天赋的高低,而是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纪律和思维模型。
投资人最重要的特质是性格,是健全的神经系统,而不是智力。我们没有必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是,我们必须比别人更有自制力。通过选择优秀的公司、坚持长期投资、减少追涨杀跌的不理性行为,坚持按模型来操作、养成良好投资品格,借助时间的力量,才是提高盈利概率的关键所在。
每当市场大跌,更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原因是为了躲过今后继续下跌,而现实是躲过了下跌,也就成功地错过了上涨。想要精准捕捉每一轮上涨,或在下跌来临前精准逃顶,就连股神巴菲特也做不到。
巴菲特说:投资并不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胜利,在没有好的机会前,保持“不输”就是最大的胜利。投资策略的本质是——生存,而等到成功的前提是保持在场。
投资中的“不输”不是每天正收益,也不是每年正收益,而是这一轮完整的牛熊循环之后还是赚钱的,这叫“不输”。作为长线投资者不要在乎浮动盈亏,因为股市每天都是波动的,有波动就不能保证每年是正收益,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到每年正收益。
没有人能预测股市,为了躲开下跌而错过上涨幅度最大的几天显然是非常不划算的。相比择时,保持在场或更重要!所以面对市场波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资产配置并长期持有,利用时间的复利提高我们的投资胜率。
投资最重要的事是:在牛市还没来临前就要充分做好准备,牛市来了你一定要保证重仓在场。现在正是抄底的绝佳机会,而不是割肉离场的时候,在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应该果断逢低抄底优质消费股,以待大牛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