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重仓股讨论几个问题。
1、最重要决策之一是,在特别看好一个投资机会时,应该配置多少仓位?这个问题没标准答案。但不管怎样,敢不敢重仓都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如果特别看好却不敢重仓,说明对自己的判断缺少足够信心,有些问题没完全想明白,并不是真正心里有底、特别看好。
事后看,我过去2年的重仓股决策还行,都选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涨幅最大股票并上最大仓位。24年前两大重仓股是当年涨幅前2名,25年第一大重仓股也是今年涨幅最大。部分原因是,我在确定重仓股时要求上涨确定性高、空间大且爆发节奏快,最好是有3倍以上业绩成长和市值上涨空间,并且在未来1-2年内确认公司基本面(预期)拐点驱动股价大涨。满足这2个条件的股票具备成为牛股的潜力。
但更重要的是,牛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比和跟踪出来的。我不具备能力在每年年初准确预判,哪些股票在当年的股价涨幅更大。只是在持续跟踪过程中动态评估,哪些公司的经营在向好、确定性在提高,哪些股票的逻辑更好、确定性更高,然后据此调整仓位分配。
此外还有运气的成分。投资股票始终无法消除所有风险和不确定性,最终赚钱或多或少有好运气的加持。企业经营和股价运行有多种影响因素,有时候会发生一些预料之外的积极变化,对基本面(预期)和股价构成正向影响,加速资金流入和股价上涨。
2、索罗斯说,“如果市场上有10000个人,在机会面前,往往有1000个人看对,但只有100个人做对,最终不超过3个人真正赚到大钱。”找到值得重仓的大机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放大机会和使利润更大化的能力。想通过股市积累财富,关键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大机会,然后充分地变现出来。如果看对一个大机会,却没从中赚到多少钱,属于重大操作失误,白白浪费一个好机会。
过去2年利润贡献最大的3只股票都是新股票。如果我只是继续持有原来的重仓股,不研究新股票与之对比,过去2年的收益率会差很多。重仓股未必需要每年更换,但在找到更好股票时还是要换股,投资决策最终还是落实到上涨空间、确定性、爆发节奏和下跌风险。
我们与大机构拼资源和信息优势,是拿自己短处和别人长处比。我本质赚的是前瞻性+耐心的钱,而且这种前瞻性只局限于少数股票。相比有时做对,更多时候是做错和错过。错过的牛股数量远多于抓住的牛股数量,每年如此,比如25年的伟测科技、佰维存储和优必选,伟测科技没赚,佰维存储和优必选小赚。
我目前研究面窄,需要在保证研究深度的基础上扩大广度,在更大样本容量中寻找更多潜在牛股,这样才能在不降低预期收益的同时分散潜在风险,在组合层面解决个股层面的问题。希望未来每年至少能挖掘出1-2只牛股并转化为重仓股,当然最理想状态是4-5只。
3、即使一些优秀的人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也很难。作为个体,我们天然地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在股票市场上,股价就是群体观点的集中体现,人或多或少都会受股价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在股价低迷时往往更倾向于往负面思考,因此也更容易产生怀疑、不坚定或否定。但股市是一赢二平七亏的地方,希望寻求多数人的认可本身就是悖论。
我今年至今利润贡献最大的一只股票J,在今年初反而是账面浮亏金额最大的一只股票。当时我不确定究竟是自己错或市场错。先是根据自己以前投资同类股票时犯过的6种错误形成一个错误清单,然后逐条排查J是否存在类似情况,以免自己再犯同样错误,最终结论是一条也没有。经过反复论证后,我相信自己大概率看对,只是市场上多数人还没意识到,因此当前股价走势仍然偏弱。否定之否定后是更大肯定,随后我择机把它从第二大重仓股加到第一大重仓股,最终获取丰厚利润。
4、心理波动:有时候外人对着一只牛股静态复盘,似乎可以轻松买卖,从容淡定赚到钱。但真正跟随每根K线完整走一遍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有无仓位、轻仓重仓的心理情绪状态差异很大。在重仓持有过程中难免有些波动起伏,尤其股价大跌时心理压力成倍放大。曾经有段时间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重仓把自己搞的有时很难受,完全可以轻松一些?后来明白,想得到一样东西,就要付出对应的代价。如果想获取更丰厚的利润,必须重仓买入持有且耐心等待自己的判断被证实,中间的股价心理情绪波动是必须承受的代价。
5、在一只股票被证实是牛股后,有两类操作似乎是多余的:一是在低位底仓持有不动,同时不断做波段操作降低持股成本,而非加仓后持有不动;二是在上涨过程中边涨边卖,未实现更高的卖出均价。但牛股都是事后走出来,事前始终存在不确定性。
在低位做波段操作不仅为降低持股成本,也是自己心态与股价运行节奏拟合的过程。即使股价低迷一段时间,也能保持相对轻松的心态。当然,如果股价跌到足够低,可以考虑选择加仓后持有不动获取更大利润。 此外,我们无法100%确认股价一定会达到某个位置,在上涨过程中逐渐卖出也是必要的,可以在放大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点。
6、投资成长股的缺点是,在低风险偏好的市场环境中,缺少低PE、高股息率(和良好自由现金流)的保护,回撤幅度可能特别大。24年杰克科技、25年振华股份,让我意识到可以在科技成长股外补充其他类型股票,尤其在竞争格局已定的机械和化工行业中找机会。
7、纠错:索罗斯在同时代的投资者中可以排前十名,依然面临逃不掉的犯错和赔钱。巴鲁克也是如此。回过头看,每个人都是永远不够的,每个阶段都是不成熟的,保持纠错才能持续进步,最终潜力可能超出自己想象。
8、合规风险:我入行第10年才开始认真学习《证券法》和《基金法》,其实合规是最基本前提,起码要知道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从业人员。身体不健康,违法违规,加杠杆破产,这是三大致命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