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牛皮市”
1、什么是牛皮市
最近小区股民聚集地总透着股 “没劲儿” 的氛围:
老张盯着电脑屏幕叹气,手里的股票半个月在 3200 - 3300 点之间晃悠,涨不到 5% 就跌回来,跌不到 5% 又涨上去,来回折腾好几回,手续费交了不少,本金一分没赚。
李姐更绝,直接把炒股软件卸了,“看着闹心,不如等它要么涨上去要么跌下来再看”。
他们遇上的,就是股市里的 “牛皮市” —— 它既不是让人兴奋的牛市,也不是让人恐慌的熊市,更像小区里没风的湖面,波澜不惊,却最磨人耐心,能把急性子的投资者逼得 “弃场”。
先把牛皮市的底说透:股市里把 “长期处于窄幅震荡,涨跌幅度小、成交量低迷、方向不明朗” 的行情,称为牛皮市。
简单讲,就是指数或股价像被钉在了某个区间里,涨不动也跌不透,每天的波动小到让人犯困,成交量也越来越少,就像冬天的菜市场,摊位不少,但买菜的人寥寥无几,摊主喊破嗓子也卖不出多少货。
2、举个栗子
A股最典型的牛皮市是 2018 年中的那三个月,上证指数在 2700 - 2900 点之间来回震荡,每天涨跌超 1% 的日子屈指可数,很多投资者调侃 “这哪是炒股,是在给券商交手续费打工” —— 牛皮市的核心,就是 “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能力把市场拉向自己这边”,最后陷入 “僵持战”。
牛皮市最让人难受的,是 “希望与失望反复交织”。你以为它要涨了,刚加仓,它就跌回原位;你以为它要跌了,刚减仓,它又涨了回去,像个调皮的孩子,故意跟你作对。
去年有位朋友,在 3100 点时觉得 “要突破了”,把 10 万闲钱全投了进去,结果上证指数在 3100 - 3250 点晃了两个月,他买的基金涨了 3% 又跌回去,跌了 2% 又涨回来,最后实在熬不住,亏了点手续费清仓了,可他刚清仓没几天,指数就慢慢往上走了。
这就像你在小区等公交车,等了半小时没动静,刚转身走,公交车就来了 —— 牛皮市最磨人的不是不涨不跌,是 “你一行动,它就跟你反着来”,让你觉得 “怎么做都错”。
造成牛皮市的原因,大多是 “市场缺方向、缺动力”:、
要么是宏观经济处于 “不上不下” 的状态,既没有好到让企业业绩爆发,也没有差到让经济衰退,投资者不知道该乐观还是悲观。
要么是政策处于 “观望期”,没有重大利好或利空出台,资金不敢轻易进场。
还有种情况是 “市场在消化前期行情”,比如牛市后跌透了,熊市后涨够了,双方都在 “歇口气”,没力气再推动市场往某个方向走。
就像小区里要修健身器材,既没说 “马上修”,也没说 “不修了”,居民们不知道该期待还是该放弃,只能每天去打听消息,却没实质进展 —— 牛皮市就是市场在 “等消息、等方向”,等某个 “打破平衡” 的因素出现,才会结束震荡。
3、说到底
说到底,牛皮市不是股市 “摆烂”,是给投资者的 “修行场”。
它磨掉你的急性子,让你学会 “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它逼你去研究公司基本面,而不是只看指数涨跌;它还会筛选出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把那些 “追涨杀跌的投机者” 淘汰出去。
对咱们成年人来说,遇上牛皮市不用烦躁,不如把它当成 “股市放假”,多花时间学习、多陪家人,等行情来了,才有精力和本金去把握机会。毕竟,投资是场马拉松,牛皮市只是途中的 “平缓路段”,只要保持耐心,总能等到 “加速冲刺” 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