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是我国“六大行”中的两家大行,但两家银行与“工建农中”“四大行”相比又仍有较大差距,可算是我国第五和第六大行。但两家银行有各别指标中又互有胜负,因此本文对这两家银行进行对比分析。
出身、股东和级别
交通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由清王朝在上海成立的交通银行,成立时兼具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职能。辛亥革命后,交通银行被南京临时政府定为国家银行。
1950年,交通银行总管理处从上海迁至北京,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专业银行,重点服务于基本建设投资领域。1958年,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部署,交通银行除香港分行外,国内分支机构全部并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其名称一度淡出历史舞台。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决定恢复交通银行建制,将其定位为 "综合性、股份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 "试验田"。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实行 "国家控股、地方参股、企业入股" 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突破了此前国有银行单一产权结构的局限。
1995年,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为3328.HK),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资银行,2007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328)。
截至2024年9月末,交通银行前十大股东如下表:
中国邮政储蓄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1898年邮政汇兑开办,1919年邮政储金局成立。1942年,储金汇业局成为当时六大金融支柱“四行两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人民邮政接管了邮政储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1950年,邮政储金汇业局撤销,邮政储蓄改为代理业务,代银行收储个人存款和非经营性质的群众团体存款,所收储金全部转存人民银行。1953年,邮政储蓄停办,邮局继续办理汇兑业务。1986年,邮政储蓄恢复开办,利用邮政网点众多的优势,广为收储民间零星资金。
2007年,在改革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9月28日,邮储银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1658.HK),2019年12月10日,邮储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658)。
截至2025年9月末,邮储银行前十大股东如下表:
从股东结构上看,交通银行直属财政部,而邮储银行是财政部管理的中国邮政集团的子公司,因此交通银行行政级别属于副部级,而邮储银行是正厅级。
经营区域
2024年末,交通银行集团营业机构共计14,750个。交通银行本行营业机构14,201个,其中境内机构14,166个,包括总行、2个分行级专营机构、37个一级分行、362个二级分行、13,751个支行及13个支行以下网点,境外机构35个 ;24家主要附属公司(17家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和7家境外子银行)机构549个,其中境内机构420个,境外机构129个。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有机构总数7,899家,包括总行,36个一级分行,324个二级分行,2,228个一级支行,5,307个二级支行,以及3个控股子公司。但如果包括其母公司中国邮政的代理网点,邮储银行整体有约4万个营业网点。
两家银行经营区域均覆盖全国,其中交通银行在境外还有分支机构。
子公司情况
交通银行主要子公司如下:
邮储银行主要子公司如下:
注:根据邮储银行2025年9月23日公告,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中邮邮惠万家银行。
交通银行的控股子公司远多于邮储银行。两者均有理财子公司。但交通银行还拥有投资、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和金融资产投资等金融牌照,但交通银行尚没有消费金融这一牌照。
员工情况
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集团整体员工9.57万人(其中银行员工9.19万人),其中总行员工4,932人,男性占45.0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0.07%。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集团整体员工19.76万人(其中银行员工18.26万人),其中总行员工8,932人,男性占40.6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1.37%。
主要财务情况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2024年和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指标对比如下表:
规模类指标方面,2024年邮储银行总资产营业收入均高于交通银行,但归母净利润仍低于交通银行。从2025年前三季度看,邮储银行的归母净利润也超过了交通银行。但从以往几年看,交通银行会在第四季度发力,最终全年利润又高于了邮储银行,因此2025年全年情况是否会延续以往走势仍有待观察。但至少站在2025年9月份来看,邮储银行主要规模类指标均超过了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
资产质量方面,两家银行相比,邮储银行的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和逾期贷款占比等指标均优于交通银行。
净息差方面,邮储银行净息差也高于交通银行。
整体看,邮储银行无论在总规模上,还是在资产质量及净息差方面均已经全面优于交通银行。
长周期规模指标对比分析
从近十年看,两家银行总资产均保持增长。
2018年末前(除2015年要外),交通银行总资产始终高于邮储银行,但2019年邮储银行对交通银行实现总资产的反超。2024年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达到17.08亿元,已经是交通银行的1.15倍,可见近年来邮储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快于交通银行。2025年9月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达到18.61万亿元,依然高于交通银行的15.50万亿元。
营业收入方面,近十年中交通银行除在2016年和2023年外其他8年均保持正增长,而邮储银行除2016年外均实现收入正增长。营业收入总量方面,除2015年和2016年交通银行营业收入高于邮储银行,2017年起邮储银行营业收入超过了交通银行。2024年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487.75亿元,是交通银行的1.34倍。2025年前三季度邮储银行营业收入仍是交通银行的1.33倍。
利润方面,两家银行近十年归母净利润始终保持增长,但邮储银行的增速更快。虽然交通银行的年度归母净利润始终高于邮储银行,但两者差距在不断缩小,甚至多个年份中邮储银行的前三季度利润是超过交通银行的。
整体来看,邮储银行在总资产和营业收入方面均实现了对交通银行的反超,虽然利润仍不及交通银行,但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且局部时段时超过交通银行的。
业务结构对比
与一般商业银行一样,两家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仍是利息净收入。两家银行相比,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对净利息收入的依赖更大(近年来占比虽略有降低,但基本仍在80%以上),交通银行的净利息占收入比下降后稳定在65%左右。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方面,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更大,但有下降趋势。邮储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有上升趋势。但两者仍有一定差距。
资产结构方面,近十年来两家银行的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基本在上升,特别是邮储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比由2015年末的33.07%上升到2024年末的50.83%,但仍低于交通银行。
贷款结构方面,交通银行以公司贷款为主,近年来公司贷款(不含贴现)占总贷款比保持在60%以上。邮储银行的公司贷款占比除2024年末基本在40%以下,其更依赖个人业务。
两家银行净息差基本呈下降趋势,但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始终高出交通银行较多BP。2024年邮储银行净息差1.87%,高于交通银行达60个BP。
邮储银行的净息差高于交通银行主要与其负责及存款结构有关。邮储银行的总负债中吸收的存款占比高达90%以上,甚至95%以上,而交通银行仅为65%左右。
而存款是银行所有负债中成本相对较低且稳定的负债,且邮储银行的存款中又主要是更加稳定的个人存款。近十年来其存款中个人贷款占比保持在85%以上,而交通银行除2024年末外都在40%以下。
资产质量对比
近十年,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基本稳定,其中交通银行略有下降,而邮储银行略有上升。但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低于交通银行。近十年来,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在1%以下。
拨备覆盖率方面,邮储银行近十年的拨备覆盖率也始终远高于交通银行。但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波动较大且近年来快速下降,已经由2021年末的418.61%快速下降到2024年末的286.15%,2025年9月末近一步下降到240.21%。而交通银行的拨备率则基本保持上升,由2020年末的143.87%上升到2024年 末的201.94%,2025年9月末进一步上升到209.97%。
逾期贷款占比(即逾期率)方面,邮储银行的逾期率也始终优于交通银行。但交通银行的逾期率在近十年中实现了快速下降,而邮储银行的逾期率则略有上升,2024年末是近十年来首次突破1%,达到了1.19%。
整体来看,两家银行资产质量均较好,不良率低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2024年末为1.50%)。但两家银行相比,邮储银行近十年中无论是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还是逾期率均优于交通银行。
成本及薪酬福利情况
由于邮储银行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均大由多于交通银行,导致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始终高于交通银行。2024年末邮储银行成本收入比高达64.23%(几乎是主流商业银行中成本率最高的),而交通银行仅为29.90%,两者相差一倍以上。
邮储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即成本收入比中的成本)与交通银行或其他主要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是其有一块“储蓄代理费及其他”。2024年其储蓄代理费及其他高达1178.14亿元,占其业务及管理费用的52.59%。这部分主要是邮储银行的很大一部分存款是通过其母公司中国邮政的网点获得的,因此需要支付其母公司中国邮政储蓄代理费,这也是邮储银行与其他银行业务最特别之处。如剔除“储蓄代理费及其他”,2024年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30.45%,也仍高于交通银行。
但由于“储蓄代理费及其他”是邮储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因此如果从业务及管理费中剔除,则需要加到吸收存款的成本中,即相当于其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如将这部分作为利息支出,则其2024年的净息差约为1.10%,则低于了交通银行的1.27%。
鉴于邮储银行员工数量均远多于交通银行,近年来邮储银行的员工成本支出始终高于交通银行。如以2024年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9.57万人和19.76万人员工总数计,两家银行2024年的人均平均薪酬分别为44.20万元和32.41万元。高管薪酬方面,2024年交通银行董事长从公司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4.46万元。2024年邮储银行无董事长,而行长又是从股东处领取薪酬,因此邮储银行2024年无董事长和行长的薪酬披露,但副行长的薪酬大约86万元。
可见两家银行高管薪酬相差不大,交通银行的平均薪酬高于邮储银行。
整体看,邮储银行近年来规模增长较快,其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基本稳定的超过了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利润方面虽然年度利润仍在交通银行之下,但局部时间段也超过了交通银行,且两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差距越来越小。
资产质量方面,邮储银行无论是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还是逾期率均优于交通银行。但也应该看到近年来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较大。
净息差方面,邮储银行也是全部高于交通银行。但结合成本,由于邮储银行成本中有特殊的“储蓄代理费及其他”,导致其成本收入比远高于交通银行。如将该部分成本放到存款的利息中,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可能不占多少优势,甚至可能低于交通银行。
负债结构中,邮储银行也有差特殊的负债结构,其负债中95%以上是存款,而存款占85%以上是稳定的个人类存款,这是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
平均薪酬方面,两家银行高管薪酬可能相差不大,但邮储银行的员工平均薪酬不及交通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