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价投卖出三原则”。
如果把完整的投资过程浓缩成三个词语,那就是“选股—买入—卖出”。
大部分价值投资者都非常重视选股以及买入时机的选择,却很少思考应该何时卖出。有人会仅仅因为股价涨了就卖出,也有人会仅仅因为股价跌了就卖出。
股谚有言:“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这也足以说明多数投资新手不懂得如何确定股票卖点。
而“价投卖出三原则”就是对价值投资中应当卖出股票的三种情况的总结:
1、买进的理由消失了;
2、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
3、发现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下面就对这三原则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预测出错了。
这是三原则中最应坚决执行的卖出原则。
当我们决定买入一只股票时,必定有买入它的理由,或是看好其未来业绩的高增长,或是预估其业绩将触底反弹,或是看中它的高股息,亦或是其他理由。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是基于股票的过去与当下,来预测未来。
而只要是做预测,不论是哪方面的预测(股价或业绩或股息率),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正确,毕竟没有人是先知。
这意味着事态的发展难免会有出乎我们意料的时候,我们当初买入股票的理由可能不再成立。
原因可能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可能是当初做预测时犯了错误,也可能是出现了我们猜想的多种状况中的最坏情况。
具体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比如竞争优势丧失、商业模式被颠覆、财务状况恶化、管理层变质、监管政策改变……
只要投资逻辑被证伪,或者是股票的基本面出现了长期性的恶化,导致买入的理由消失了,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清仓该股票,及时止损,避免损失扩大化。
不过要注意,我们需要分析使股票变得不值得投资的因素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若是短期因素,那我们要做的反而是趁股价下跌进行加仓,而非卖出。唯有长期因素才是真正要卖出的原因。
第二,股价变贵了。
这应该是每个投资者都期待的卖出原因——当股价涨到了高估区间,投资者也就赚了不少。
但是如何判断股价贵不贵,以及该如何卖出,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判断股价贵不贵很简单,我们主要借助市盈率指标,并辅以市净率指标即可判断。
当TTM市盈率的历史百分位(主要看十年百分位)大于70%,就意味着股价进入了高估区间。具体方法可查看我之前发布的《简单易懂好用的股票估值方法》。
若是成长股,还可以使用PEG估值法,同时结合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预测进行综合评判。
当股价进入高估区间后,我们就要做好卖出股票的心理准备了,但并不是说一定就要立刻卖掉股票,只是说要随时做好准备。
此时我们可以观察股价走势,若股价仍处在明显的上涨行情中,我们可以暂时持股不动,或只卖出部分仓位。
股价贵了不代表短期内会跌,只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股价大概率会跌。
当股价的上涨趋势出现要消失的苗头,或者我们预感股价将要进入下跌或长时间横盘趋势,我们就可以卖掉大部分仓位。
当我们确认股价失去上升趋势,就可以把剩下的仓位全部清掉。
至于为何不一次性全卖掉,而是分批次逐步减仓,是为了降低因误判而过早“下车”、错失后续行情的概率。
当然股票卖掉之后股价仍可能继续上涨,毕竟股价的短期走势无法准确预测,卖在最高点只能靠运气。
不过我们也不要过于“恋战”,想着“吃干抹净”。切记: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不要让贪念战胜理性。否则结局很可能是利润受损,甚至是由盈转亏。
第三,发现更好的。
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当我们发现更优秀的股票时,持有当前股票的机会成本就会大于潜在收益。
此时,卖掉手中的股票,用得到的资金买入更好的股票,显然是明智的选择。我本人在投资时也会如此调仓换股。
但要注意,我们必须高度确定新股票要比原股票更值得投资(同时考虑收益与风险),才有必要进行换仓。
切勿出于冲动,或仅仅是道听途说,就盲目换股,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选股一定要慎重,要考虑长远,不要频繁换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