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2023年1月6日10:53:13308

最近国内外宏观利空因素较多,A股走势迎来新的下跌,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也创了两年新低。截至9月20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报收8196.69点,与最高点相比下跌38.9%。持续的杀跌让很多持有医药基金的投资者不免疑惑——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呢?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一、利空因素频频,医药承压走弱

医药板块的下跌和最近一系列的利空消息有关。从海外来看,近期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创建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报道称,该命令旨在促进制药业以及农业、塑料和能源等行业的美国制造,降低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受此消息影响,CRO板块近期大幅下跌,对海外业务依赖较高的药明康德甚至在消息公布后直接跌停。

此外,最近国内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给医药行业带来压力。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种植牙纳入集采,相关板块承压走弱。与此同时,近期政策对医美行业的规范力度加大,一则医美行业整顿的消息让医美板块遭遇大跌。

二、疫情扰动减弱,业绩增速放缓

除政策端的利空外,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放缓是市场下跌的另一个原因。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药板块整体受益于疫情带来的需求改善,2020年和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净利润连续两年同比大幅增长。但是随着疫情带来的扰动减弱,医药行业业绩增速逐步回落。

2022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净利润增速回落至13.1%,其中二季度业绩增速同比出现负增长。由于2021年同期基数较高,预计下半年医药生物行业业绩增速仍存在回落的压力。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三、人口老龄化加速,长期利多医药

医药行业的长期表现与人口规模、老龄化趋势密切相关。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医药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在加速。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从海外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长期利多医药行业。我们以日本为例,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进入与当前中国医药产业相似的医保控费阶段,药品价格受到严格管控,医药工业增速下滑。1990年之后,日本老龄化加速,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上升至2019年的28.4%。在人口老龄化的助推下,日本医药板块跑出显著超额收益,远远跑赢大盘。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十几年确定性最高的趋势,长期来看利多医药行业的发展。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四、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2年9月20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估值回落至21.44%,估值分位数(过去10年)回落至0.04%。从历史估值数据来看,上一次医药生物估值达到类似水平还是2018年股市底部的时候,类似的低估值在过去10年只出现过两次。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业绩爆发是医药生物板块的估值较低的重要原因。随着疫情扰动消退,医药生物板块业绩未来存在回落压力。剔除疫情因素带来的影响,医药生物板块当前的真实估值水平可能没有数据显示的那样低估。

我们以2019年医药生物板块的归母净利润为基础,按照2015-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作为归母净利润增速假设,计算得到2022年悲观预期下的归母净利润,进而计算得到悲观预期下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33.9,估值分位数为21.99%,处于较低水平。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五、下跌逼近趋势线,技术面或有支撑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将2008年以来的市场低点连接得到医药生物板块的趋势线。可以看出,医药生物行业长期趋势向上,目前市场的调整已经接近其长期支撑位,市场下跌空间或有限。

医药基金大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医药板块走势为什么这么弱)

综合来看,尽管医药行业短期面临业绩增速放缓的压力,市场表现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长期预期并不悲观。随着市场估值回到低位,我们可以适度乐观一些。不过考虑市场短期的风险,投资者也要避免盲目入场抄底,可以考虑用定投的方式来逐步布局仓位。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1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