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银行中哪家“当铺思维”最浓?

2025年7月31日10:46:1019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曾批判中国的银行有“当铺思维”,即银行业在提供贷款时过度依赖抵押和担保,与古代的当铺类似,并提出“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

此话虽然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前银行业过度依赖担保的现实。

本文结合工农中建交邮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六大行”)2024年年报,来看看哪家银行“当铺思维”最严重。

从“六大行”2024年年报看,各家银行的信用类贷款占比均低于50%,贷款主要依赖担保措施,也就是说确实普遍存在所谓的“当铺思维”。其中建设银行信用贷款占比最高,为45.41%;农业银行占比也超过40%,达到42.23%;其他四家信用贷款占比均低于40%;邮储银行信用贷款占比最低,仅为28.59%。抵押贷款方面各家银行占比均超过30%,而邮储银行则是高达46.99%。

国有大银行中哪家“当铺思维”最浓?

如仅对比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占比的情况,2024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大行信用贷款占比均高于抵押贷款占比。建行信用贷款占比高出抵押贷款9.75个百分点;交行高过6.73个百分点;农行、中行和工行分别高出6.41、1.03和1.0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则是抵押类贷款占比高出信用类贷款18.40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邮储银行的贷款担保方式对抵押依赖最为严重,也就是所谓的“当铺思维”最浓。

2023年末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国有大银行中哪家“当铺思维”最浓?

那么各类担保方式的风险情况如何,是否有了抵押资产质量就会相对较好呢?

“六大行”没有公布各类担保方式的不良贷款率情况,但公布了逾期贷款情况,因此结合逾期贷款率与担保方式的对比看是否有担保就能降低逾期率呢?

结果好像并不如此!

从2024年末“六大行”的数据看,六大行抵押贷款的逾期率均高于信用贷款的逾期率。2024年末中国银行抵押贷款的逾期率达到1.97%,高出信用贷款逾期率1.37个百分点;农业银行抵押贷款逾期率也高出信用贷款1.28个百分点;交行、工行、建行和邮储抵押贷款逾期率分别均高出信用贷款0.89、0.88、0.69和0.29个百分点。

国有大银行中哪家“当铺思维”最浓?

2023年末的情况似乎也是如此。

国有大银行中哪家“当铺思维”最浓?

通过对比“六大行”2023年末和2024年末的逾期率情况,似乎并不能证明有抵押该贷款的质量就比没有抵押更好。

贷款的本质是资金配置,将资金从闲置方配置到使用方。用资方通过使用借来的资金创造更大的收益,然后偿还出借方的本金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因此贷款的偿债来源永远是借款人使用资金后的创利能力,即自身的还款能力才是第一性的。

如果没有第一性的自身还款能力,贷款势必进入逾期继而进入不良。增加抵押等担保措施并不能增加借款人第一性的偿付能力,最多只是增加一个约束。

而现实中往往存在许多银行从业者存在轻视第一性的自身偿付能力,而依赖担保依赖抵押,甚至有抵押就放款的本末倒置情况,即所谓的“当铺思维”。一旦存在“当铺思维”,即使拿到了抵押物,也并不能阻止贷款质量的恶化。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