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热爱才能穿越周期,从容赚钱

2023年4月4日10:51:39265

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周期的力量。

信用卡销售的淡旺季

2011年年底,我进入招行信用卡中心,成了一名信用卡销售顾问,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之后,就正式开始展业。三个月之后,到了四月份,业绩没达标,倒扣底薪,只拿了1500块;五月份也是只拿了1500块钱,倒贴钱上了两个月班,这让我非常气愤;思前想后,6月底提出辞职;出乎意料的是,6月份的业绩竟然是入职以后最好的。

主任说,每年四五月份都是信用卡销售的淡季,让我留下来坚持坚持,但是我拒绝了。

时光流转到2023年,我早已淡忘了当初的愤怒;或许我们领导说的淡季,是值得坚持的,但是我们当时进招行信用卡中心的小伙伴,几乎没有人坚持下去的,只有一个做了两年,后来去了其他银行。

剔除银行压榨外包员工,剔除销售工作的难度较大这些因素之后,如果发自真心地喜欢销售,喜欢某个行业的话,其实在行业淡季应该是要坚持坚持的。否则,行业需求回暖的时候,你已经被周期淘汰了。

如果换个行业,需要重新开始,重新积累,可能还有新的淡季,新的业绩压力需要承受。

股市的周期性

自从2016年进入到投资咨询行业,我对周期性的理解就更加的深刻了。

2018年6月份的时候,大熊市还没有到底,我们三位老师在办公室讨论经济下行的压力,讨论中美贸易摩擦,讨论股市将来会跌到哪里,非常热烈;主持人插不上话,说了句,“听你们这么说,感觉我们很快要散伙了。”一语成谶,8月中旬我们就各奔东西了。

写到这里,我刚刚想起来,2011年入职招行信用卡中心的时候,有位同事就是从招商证券里面出来的;2011年年底,还没有到那轮熊市最难熬的2012年和2013年,他就已经下定决心离开那个让他伤心的证券行业了。

我记得,他还送了我一本书《华尔街Ⅱ 金融的力量》,内容就是,招商证券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联合央视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的采访稿。

万物皆周期

最近网上很流行“万物皆周期”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对。对于整个人生而言,除了周期,还有一个特征叫“无常”,就是随机的意思。但本文不是重点讲解“无常”,所以不展开讲“无常”。

尽管我们对于周期司空见惯,比如,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4小时,带来了昼夜交替;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带来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但是当这些东西司空见惯,又没有什么变化之后,很多人就不去思考这背后的天文学知识了。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从个人的生命周期来看,似乎这些天体运行的周期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周期到来的时候积极应对就可以;但是,对我们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周期和治乱周期,就不是简单的重复了,可能每次都不太一样。

股市周期

以股市周期为例,它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受流动性周期的影响,受投资者情绪周期的影响,还受黑天鹅的影响,当然还会受行业周期的影响,以及微观公司经营周期的影响等等,而且每个因素的影响的强弱、(时间)长短都不一样;有的时候是不同因素共振式的影响,有的时候是不同因素分化式的影响,非常复杂。

比如刚刚过去的2022年大熊市,宏观经济周期向下压力很大,但是流动性不是紧缩周期,而是中性偏松的周期;中国是降息周期,美国是加息周期,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对A股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2012年到2014年的大熊市,那个时候是四万亿之后,通胀高企,经济过热,然后不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最后经济下行,股市大跌。所以2012年到2014年的大熊市是经济和流动性双杀造成的。

对比来看,虽然2022年经历了惨烈的下跌,但是2020年至今积累的局部泡沫并未完全消除,2023年到2024年高估值公司可能还会继续还账。但是2012年到2014年那轮流动性收紧的熊市,就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局部泡沫。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2018年紧信用带来的下跌,也是泡沫挤得比较干净,只有2022年这一次,泡沫并未挤干净,未来仍然需要留一份谨慎。

我是喜欢投资的,所以我能够把这些东西思考清楚,也能够熬过一轮又一轮的熊市;不过,我之前是不喜欢,甚至抗拒销售的,所以即使一年之内淡旺季的波动,可能就会把我淘汰。

我的建议

因此,我建议每一位读者朋友,一定要思考清楚,你来到股市,真的是喜欢投资,还是喜欢赚钱;如果是喜欢赚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顺便赚钱会轻松很多,因为你会轻松地熬过行业的淡旺季和行业周期,而不喜欢这个行业的人将被你淘汰。

当然,兴趣和爱好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这个不展开。最可悲的是一辈子没有兴趣爱好的人,这些朋友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否则,这一生又是无常的,又是周期的,碰到哪一个,你可能都经受不起。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