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是什么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已经交付了商品或提供了劳务,但尚未收到相应的款项或以货币计量的劳务和财物。
下游客户向企业购买了1亿元的产品,但只有4000万现金,剩下的6000万以欠条的形式结算,注明何时付清。
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本次交易实现营业收入1亿,但实际收到的现金只有4000万,另外6000万就变成了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可见应收款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水平。
应收款如果能在短期内及时收回,企业的在手资金就会增加,可以继续投入到生产经营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果不能及时收回或者有一部分变成坏账无法收回,那就会对公司的造成负面的影响,白白销售了产品却无法取得回报。
一家优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是不会存在太多应收账款的,因为他们面向下游客户的话语权足够强,产品在下游市场中供不应求,即使某一个客户资金不够,也完全可以把产品销售给其他客户,丝毫不用担心产品是否会出现滞销等问题,甚至有的客户还要预先支付定金才能取得优先购买权,所以应收账款规模可以看作是企业对于下游客户话语权的体现,应收款越少,企业的产品力越强、话语权越强。
反之,如果一家公司正处于起步时期,规模小,话语权弱,产品知名度较低,没什么品牌效应,那么为了快速打开下游市场、扩大自己的销售领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往往就会放宽对下游客户的回款期限,购买产品可以暂时不用付钱,企业需要的是更多人看到、用到自己的产品。这样赊销的情况出现后,企业账面上的应收账款就会迅速增加,利润中现金含量降低,通常是成长时期公司牺牲利润质量换取市场份额增长的方式之一。
所以可见应收账款的多与少,直接体现出了一家公司在下游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此外,应收账款还是企业修饰财务报表的一大常用工具,很多企业都会在应收账款这一科目上动手脚,通过调整应收账款来达到粉饰利润的目的。
比如有些应收款已经成为坏账,肯定无法收回了,但是企业依然为其计提坏账准备,因为这么做可以虚增利润,不用直接减去那部分无法收回的账款;
比如公司和某一大客户仅仅只是签了合同开了发票,伪造了收据,但是完全没有钱货交易,账面上仍然会以应收款的形式把这笔订单显示出来,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虚增营收、利润的方法。
相比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安全性就要高的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票据主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承兑票据为主,银行承兑的应收票据相当于打折的现金,其可靠性与提取的保证性很强。
所以我们希望公司尽量不要有太多的应收款存在,如果不可避免的话,那么尽可能以应收票据结算,最大程度的避开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分析要点主要包括以下:
1、看规模、增速
应收账款占比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能太高,增速也不能太快,否则大概率会出现虚假繁荣的情况,企业看似赚了不少钱,但其实都是赊销,并没有收到多少真金白银,这样就无法继续生产、营销,资金情况愈发紧张,进入恶性循环。
在应收账款这方面,贵州茅台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教科书级别的表现。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1个亿,但是应收账款仅有2093.71万,连营业收入的一点点零头都不够,比例低到几乎可以直接忽略。
而更惊人的是,自2015年开始直到2021年,贵州茅台账面上的应收账款规模一直都是0!营业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同时,还能保证没有任何赊销情况出现,产品100%都是以现金形式结算,不接受任何赊账,茅台自身的稀缺属性以及对于下游客户的话语权可见一斑(表2-36)。
再来看看欣泰电气(300372,已退市)。2013-201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4.73亿、4.19亿、3.72亿、1.41亿,营收逐年减少,但应收账款规模分别达到2.08亿、4.39亿、4.94亿、3.99亿,不但连续增长,而且规模逐步超过营收,说明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根本就不是真金白银,全部都是欠条,连续四年这样的变化趋势应该足够能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2015年5月,辽宁证监局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式对欣泰电气进行现场检查,历时4个月左右,终于坐实了欣泰电气从2011到2014年,连续四年里的六期财务报告中,每期都虚构应收账款7000多万到2亿不等,公司也成为因应收款被查出欺诈发行退市的第一单。
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账款连续高速增长,占比营收越来越大,不仅有可能是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还有可能是在财务造假(表2-37)。
表2-38统计了2022年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营业收入从高到低的前10名,第一名国盛金控2022年的应收账款规模已经达到10.72亿,但营业收入仅有75.48万,第二到第五名均已戴上*ST的帽子,前十名中共有7家ST企业,可见应收账款规模越大,公司在下游市场中的话语权越弱,经营风险也随之同步提高。
2、看结构
这里的结构主要是指应收账款的账龄,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可以找到。所谓账龄就是负债人约定还款的时间,欠款时间越久,这笔款项就越难以收回,所以账龄分析法是分析应收账款常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主要是将应收账款按照不同账龄分类,然后确定各账龄组的坏账损失,最后加在一起得到总的坏账估计金额。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应收账款需要计提坏账准备,不是所有下游客户都能完全保证按时全额还款,一旦有部分应收款无法收回,那就要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进而直接影响到本报告期的净利润水平。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看到那些账龄比较长的应收账款,就应该仔细排查,账龄特别长的基本可以确认为是坏账了,但这个特别长具体是多长,不同账龄的应收款各自应该计提多少坏账准备,这就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了。
所以仅仅是通过调整不同账龄期内应收款的计提比例,企业便可以达到调整净利润的目的。在分析这里的时候,各位读者朋友可以将公司和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如果计提比例有较大差别,那么就要仔细研究其背后的原因。
3、看周转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体现出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 年初应收账款余额 +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 )/ 2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从以上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到,就算是应收账款增长的很快,但是如果销售收入增长更快的话,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还是提高的,背后意味着只要公司的产品足够畅销,那么是可以允许一定数量的应收款出现,只不过应收款的增速尽量不要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速。
总结:
在筛选企业时,我们应该首先选择应收票据或账款规模较小的企业,如果一定要有应收款,那我们希望公司的应收票据能更多一些,如果大多数是应收账款,那就要从规模、增速、结构、周转效率这几大方面来分析,至于更深层次的讨论,就要结合现金流量表的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因为权责发生制下无法验证利润的真假,但现金流水是很难伪造的,所以凭借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便可判断企业的利润是真是假,这种通过现金流量表来交叉验证营收利润质量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总之,应收账款是资产负债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科目,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层面、产品层面的很多问题,是分析每一家企业都必须要看的一项财务指标,能够帮助我们排除掉很多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