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哲学分析之二——成本与价值

2023年12月15日11:30:1462

上一篇我们探讨了我是谁的问题,这是人生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有了解决的基础。

明白了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也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由此使命出发就带来目标上的确立,人生的志向应该遵循立长志而非长立志的原则,只有更为长远的志向与目标才会带来长期的努力与行为,也将有更大的收获与结果。

我们这一篇来谈一谈成本与价值。其实人生在搞清楚我是谁之后,还是会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取舍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既要又要还要的,三者之中一般能获得其二已经是很好了。

有选择问题,就面临着决策。决策的依据无它,只有机会成本,其实就是成本效益的比较与考虑,或者称为成本与价值的衡量问题。

事物与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你能放弃什么,这是你需要考虑的成本,你要什么,这是你的价值观,是你想要的。我们经常需要放弃一些什么才能得到一些什么,两者往往互为因果与代价。

做事的决策与取舍,我们可以找到的其中一个衡量标准,就是金钱,金钱的标准往往比较客观,财富值的大小是一望即知的,不过,一般还要考虑时间价值,这一套财务管理有教。

但是,除了金钱之外,往往有一些东西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如自由、成就感、爱情等等,这些东西就会在我们做选择时,形成一定的干扰。但我们可以倒过来想,如果我们做出了某个选择,虽然这个选择你只是受了什么至上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行为选择背后其实都可以看成了对于金钱的替代。比如两份工作,一份工作的月薪是两万,一份是一万五,你选择低的,不是因为行为出错,而是你认为这份更低的薪水背后你可以得到其他东西,比如更加自由、可以得到未来更好的发展机会等等。这可以看作为用五千元购买了这些东西。有错的可能性,特别是如果这五千元购买的是未来的发展机会,结果后来证明并没有这样的机会。这背后是存在信息费用的,这是我们在做决策时无法避免,因为我们所做的决策一定是在信息不完备的局限下进行的,所谓的完美信息是不存在的,做到大致上对已经很好了。

付出的代价,与现在和未来的效益或者收益相比较,即是成本与价值的比较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可以将价值除以成本,得到一个效益系数,这个系数大于1,就意味着价值获取是超过成本付出的,反之则反。

经济学发明了效用一词,只不过这个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指代不明,所以不如不用,价值一词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换值的背后是有用值,用值有主观性,但是客观存在的。在经济学当中还有一句烧脑的话,收入就是成本,成本就是收入,所以我们将价值用成本来表征,付出的代价最终还会带来用值的提高,当然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都可能是结果,更常见的结果应该是事半功半或者是事倍功倍了。事半功倍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因为这意味着效率的提升或者是时间的节省,就会带来极高的成本价值比。

我们做每件事,免不了进行成本与价值的比较,每次都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价值,事就对了,人生也就变成一片坦途。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