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人财经网:江西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崛起路径的初步探讨

2024年8月12日09:47:26161

好文章但是比较难以吸引眼球的,读的人更少。不过更多的人只不过是希望读文章来获得某种认同,每个人都有执念,或者说没有执念之人,脑中或者是没有想法,是一团浆糊,或者是有自己的观念,因而引发了观念上的争执。

我看过一些动则过十万加的公众号文章,看这个文章已经有了浓浓的AI味道,只是一些文字的堆积,而没有灵魂。

无聊的文字,当然也可能只是在标题上人们点击一下之后,便不会再看下去,而统计只是统计打开的次数而已。

好的文章,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传播效果,这也是我预料之中,比如最近这篇我觉得自己还写出点内涵的文章,阅读的人却是最少的。

我在某度上打出这行字,出来的后续居然是这样的:

笑傲人财经网:江西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崛起路径的初步探讨

江西为什么发展不好,我想上一篇文章应该给出一个答案。而江西的彩礼也成了热门搜索。记得张五常教授就曾提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江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却是发展最慢的?这个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毕竟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在江西也呆了二十多年。“环江西经济圈”的梗能在网络上流传,其实是道出了江西的无奈。

这次暑假趁着自驾环线游的机会,也正好跑了跑几个地方的高速,也转了一些地方,有一些体会以及经历可以继续佐证一些问题。

一是武功山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长沙,一个原因是长沙去到武功山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周末出游非常方便,另一方面这也说明长沙人民更富,我在武功山问了一圈游客,湖南湖北的人不少,还有一些江浙的,反而江西本地人少,这一点也说明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周围省份。

二是从萍乡去往临川的高速,居然需要跑四个小时,距离其实并不太远,后来发现主要原因是,一路上起码有好几个“十几公里”的路段,居然都是限速的,时速要求控制在80公里以下,这哪里是高速公路啊,不过我知道旁边确实是在施工,这个时速应该是受道路施工的影响,但是一路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车,相比在湖南境内的高速上,车少了许多。因为有了上次在江西高速上超一点点速也被罚款的“惨痛教训”(在高速的隧道里限速70,然后我开了90左右,罚款200,扣了3分,感觉这个隧道就是用来罚款的),于是只好全程只能按80公里来开了,即使前面没车也不敢开快了。这样的高速速度怎么会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呢,江西经济发展更慢也就情理之中了。

三是我在昨日的文章中也提及到一座小县城的灯光问题,这些公共设施的费用显然是需要当地财政出钱的,但是这个钱居然都付不起了。

我们还可以找一些数据来佐证一下:

“2023年,是江西省的人口拐点,几十年来首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2023年江西省新出生人口29.50万,死亡人口33.30万,人口减少3.8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4‰。2023年,江西常住人口4515.01万,与2022年相比减少了12.97万。2023年,在江西省的11个地级市中,上饶、宜昌、九江、吉安、抚州、萍乡、景德镇、新余和鹰潭等9个城市常住人口均为负增长。”

人口的净流出后面估计会成为江西的常态,这当然也为江西未来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在江西,市场经济的氛围明显相比周边的省市,是最差的,前些年发生的“周公子”事件,就是在江西南昌;最近两年发生的两起江西县城官场的热门事件,部分说明了江西的官基本上心思都花在别的地方了,这样的官员系统又怎么能带领江西人民实现中部经济崛起呢?江西官场的生态以及官员的锐意进取度令人担忧。

中部崛起喊了多年了,但是前后多少任官员,特别是主政大员未见哪一任真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只记得当初还是在MJZ主政江西时期提出了一江两岸战略,还算是实施得有模有样,印象中也是那几年江西起码南昌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

后面几任的主官,基本上都是内地调任,比如青海、甘肃;而这期间还出现了如苏荣这样的大贪官,对于江西官场生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而苏荣家里的那位于姐更是在江西呼风唤雨,这场官场上的大动荡对于江西影响极大。苏荣之后的几任,看其年龄与履历基本上都基本上是过度型的,在江西卸任之后基本上就完全退下来了,或者去全国人大任个闲职。

强后面是鹿,鹿后面是刘Q;刘相对时间长一些,不过也是要从省长算起,也只在江西呆了五年;后面的易感觉也是个过度,不过还是算升任,因为转任去了浙江;如今现任的尹,看其履历,在上海从政多年,一步步升上来,同时也在西北历练过,如今在江西也任职快两年了,这个人选应该对于江西经济发展是个正面加分项,南昌的城市建设从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前面这条路来看,似乎还在如火如荼之中,而江西境内我驶过的那条限速高速是在拓宽车道,只不过限速希望是为了安全,而非为了罚款;如果是这样,倒是可以为江西这些年的发展提供正面信号。

江西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周围这些省份的后面,在我看来,还有地理因素引发的交通问题,江西南边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山区,以前高速网稀疏。江西的经济,一直以来赣南都是在拖后腿;我仍然记的当时我考上湖南长沙的大学,从赣南老家出发,是往南走,取道韶关,才能坐火车北上,江西赣南当时连一寸铁轨都没有。京九线的开通显然对于江西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江西南北经济交流也起到了大动脉的作用,不过这条京九线的开通已经是1996年了。而隔壁邻省湖南的京广线却是民国时期就已经全线贯通了。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也是经济规律的体现。江西这些年的公路网与铁路网建设明显是加快的,这对于未来江西经济发展应该会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

江西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区块分隔,以前是南北不通,现在京九线一开,通了;地级市大小不一,这个肯定有历史的原因,但是如今这样的地区构成,也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笑傲人财经网:江西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崛起路径的初步探讨

省会南昌市的管辖区域太小,正因为南昌市区太小,其对于周边的辐射效应就有限,这导致我们前文探讨的虹吸效应的一个前提。景德镇和新余似乎都是在其他地区单独划出的一块,还有鹰潭也是小小的。这样的区划,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地区来说,可以多一些任免官员的职位,但是对于区域经济协同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可以考虑适当调整省内的各地市的区域规划,以更好地实现省内资源经济协同效应,也更有利于进行区域之间的竞争。这个当然可以做一篇大文章,阻力肯定不小,但是如果能重新以经济协调与竞争角度重新加以考虑,将会使得省内的竞争格局重新打开。这里可以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赣州的管辖范围明显太大了,其人口与面积都是江西省第一,但是其经济总量一直都不如九江,只是近几年靠着临近广东,融入大湾区才实现经济更快速发展,才勉强超越九江,排到了第二,不过,即使这样,赣州的经济总量还是相比面积小得多的省会南昌,差了一大截。

此外,虹吸效应也可以逆向思考,可以放手让毗邻周边经济更发达省份的区市县融入他省经济体系之中,这一点从江西萍乡的武功山旅游开发来看,其实已经是这样融入的思路。其实一些离南昌较远的市县,也正是利用了虹吸效应。

江西的中部崛起战略,核心还是要将南昌这个作为江西最为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及竞争力大大提升,为此既需要打造更为良好的官场生态,也需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禀赋,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此外,考虑到第二大地区的赣州离南昌较远,应该将赣州作为副中心,同时利用好赣州的红色优势,把江西建设好,特别是把赣南老区建设好,不仅仅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落后这么多年的江西,特别是赣南,是时候努力崛起了。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9461.html